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責任重大。1月11日至1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強調必須堅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總目標不動搖,推動企業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切實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作用。必須進一步強化戰略意識和功能導向,推動國有企業高水平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國有企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步伐,更好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立足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有力支撐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必須聚焦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功能性問題,乘勢而上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23年1-11月,我國地方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5.6萬億元、同比增長5.9%,利潤總額1.6萬億元、同比增長6.4%,增加值6.5萬億元、同比增長3.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萬億元、同比增長4.5%,研發經費投入4800多億元、同比增長16.7%,經濟效益明顯提升,有力促進經濟回升向好。會議指出,新一輪改革組織推動有力,重點改革任務持續深化,專項工程拓面提質,企業活力效率有效提升??蒲型度氪蠓嵘瑓f同創新扎實推進,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創新政策加快完善,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速,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穩妥推進,更好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監管方式進一步優化,監管合力進一步提升,風險防控進一步加強,國資監管體系持續優化。全力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帶頭助力鄉村振興和保障改善民生,積極參與搶險救災,有效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會議強調,要強化價值創造,實現高質量的穩增長,樹立價值創造的鮮明導向,引導企業把發展的重心切實轉換到價值創造和內涵型增長上來,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帶動作用,不斷發現、培育和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強化落地見效,緊緊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深化功能性改革,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進國有資本優化配置,緊緊圍繞激發活力提高效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緊緊圍繞任務落地見效完善改革推進機制,優化改革進度跟蹤和評價體系。要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切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制定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科技人員更期盼的創新支持政策,加快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要強化轉型升級,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企業進一步聚焦主業實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有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孵化未來產業,更好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強化國資監管,切實加強國資監管的專業性、有效性、系統性,加強國資國企理論研究工作,不斷推動制度優勢、治理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競爭優勢、發展優勢。要強化風險防控,指導企業持續做好重大風險評估監測和及時處置,突出抓好債務風險處置,嚴控重點領域風險,進一步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重大風險的底線。要強化政治引領,切實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自覺站位黨和國家事業大局開展工作,持續夯實黨建基層基礎,不斷增強企業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毫不松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國有企業營造干事創業良好環境。(孟凡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