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甘肅正處于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和自身優勢加速釋放的歷史交匯期,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發展動能積厚成勢,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發展活力勃發奔涌,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潛力無限、前景廣闊。1月23日,在甘肅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甘肅省省長任振鶴表示,2024年,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任振鶴強調,甘肅省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以科技引領、產業升級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優勢。堅持以改革辦法、市場手段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用好“關鍵一招”,抓住“最大機遇”,破解要素制約,打通發展堵點,加大機制創新,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甘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甘肅全省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實施“四強”行動為牽引,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著力穩增長、調結構、抗大災、惠民生、化風險,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提質、質量齊升、效速兼取,保持了“十四五”以來向上向好的積極態勢,圓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邁出堅實步伐。一是主要指標進位爭先,增速穩居全國前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1863.8億元、增長6.4%,高于預期目標0.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6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7.6%、5.9%、10.4%,增速居全國第4位、第7位、第6位。
二是能源開發多點突破,潛力優勢加速釋放。煤炭產能達到1.17億噸、產量6160萬噸,分別較2022年增加2865萬噸和285萬噸。環縣發現儲量超億噸級整裝大油田,原油產量、加工量分別達到1165.6萬噸、1466.5萬噸。發電總裝機突破8000萬千瓦,發電量2112.9億千瓦時。新增新能源裝機1200萬千瓦,總量突破5000萬千瓦,占總裝機比重61.3%、居全國第2位,開工8個抽水蓄能項目,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國第3位,風光大省加快邁向風光強省。
2023年,甘肅省困難比預料的多,挑戰比預想的大,結果比預期的好。一是精準施策穩增長。制定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強化調度、挖潛增效,經濟運行一季度“開門紅”、上半年“雙過半”、三季度“拓增量”、全年“超預期”。組織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和督查活動,開工重大項目1073個,287個省列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690億元,新建5G基站2.12萬個。
二是創新驅動強產業。9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成功。新獲批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15個,新增企業創新聯合體2家。無氧銅制備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戶,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7戶。建成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8.3%,科技進步貢獻率首次達到60%。
三是改革開放激活力。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和“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新簽央地合作項目72個、金額1443.6億元。與工信部聯辦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30條”,10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獲省級表彰。新設經營主體32.7萬戶、增長18.3%,其中新設立企業增長24%。啟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完成省屬煤電、水利、環保等領域專業化整合,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和凈利潤分別增長5.6%、10.9%。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持續提升“一網通辦”水平,全面開展數據直達基層試點,全省“甘快辦”可辦事項32.2萬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
打造工業強省、產業興省“升級版”
當前,甘肅經濟恢復的基礎不夠牢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擠壓企業利潤,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存在困難;民營經濟占比不高,改善預期還需加力。任振鶴表示,圍繞2024年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要更大力度實施“四強”行動。把“四強”行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加大統籌實施力度,促進發展質量和綜合實力整體躍升。賦能增效強科技。開展科技創新“六大行動”,實施蘭白兩區新一輪發展規劃綱要,引導創新型企業向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00家以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面實施“六大行動”,打造工業強省、產業興省“升級版”,重振老工業基地雄風。深化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實施“三化”改造重點項目300個以上,推動石化產業“減油增化增特”,加快冶金、有色產業向高端延伸。爭創石化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等3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打造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認定5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二要更大力度促進有效投資。用足用好多重政策機遇,補短板、調結構、增后勁,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性作用。促進能源開發利用,加快風光電大基地項目建設,新增新能源裝機1200萬千瓦,爭取再開工2-3個抽水蓄能項目。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促進礦業權常態化出讓,爭取核準建設12處煤礦,新增煤炭產能3540萬噸,力爭全省原油產量超1180萬噸、天然氣產量超8億立方米。
三要更大力度深化改革開放。堅持以改革激活力、增動能,以開放拓路徑、促發展,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深化拓展平臺應用,強化數據共享支撐,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提振民間投資信心,開展 “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堅決取消民間資本準入不合理限制,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讓企業真正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四要更大力度統籌發展安全。堅持促發展和保安全兩手齊抓,持續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全面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實施企業掛牌上市“玉如意計劃”,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建立金融機構招引激勵機制,創新金融招商模式,深入推進“險資入甘”。全面落實化債方案,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系,穩妥推進農合機構改革,加快解決中小金融機構歷史遺留問題,用發展的辦法、改革的舉措使高風險機構有序退出,力爭清收處置不良資產450億元左右。 (孟凡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