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高端制造新引擎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發表時間:2024-02-06 10:29
分享到:

位于黃河入海口的山東東營市,因勝利油田坐落于此,一直以“油城”聞名。東營市唯一的國家級經開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科創+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結構從“一油獨大”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邁進。在2023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國230個國家級經開區中綜合排名第57位,較上年提升20個位次,達到歷史最好成績。

集聚新材料新動能

走進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蜂窩陶瓷智能工廠,只見信號燈閃爍,8條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從原料合成到擠壓成形,再到干燥、燒結、成品自動檢測,短短45秒就有5個產品下線。

“這是我們的高性能蜂窩陶瓷生產線,用于汽車內燃機后處理裝置。這項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市場潛力巨大。”國瓷公司科研管理中心總經理朱恒說,由于蜂窩陶瓷的制造技術難度較高,全球蜂窩陶瓷載體90%以上市場份額被國外企業壟斷。他們成功突破薄壁直通式載體和高性能顆粒捕捉器技術瓶頸,解決了“卡脖子”技術難題,目前已建成年產1000萬升的蜂窩陶瓷載體的生產線,可滿足國六標準全系列蜂窩陶瓷需求。

聚合、濕紡、水洗、熱拉伸……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芳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技術員韓郡豐正在調試芳砜綸生產線中聚合工段關鍵設備的參數。經過10余個工序后,成縷的芳砜綸纖維成品被機器緩緩吐出,韓郡豐攥起其中一縷告訴記者,這一小縷纖維手感似棉花一般柔軟,由30萬根絲組成,具有長期耐250攝氏度高溫、耐燃性等優良性能。目前,這條全球唯一一條芳砜綸批量生產線已全線投入運行。

如今的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產業發展動能澎湃。2023年,聚焦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先進復合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銅基新材料5條產業鏈集中發力,推動國瓷高端有機復合涂層材料、三福新材料高性能氧化鋁纖維毯等總投資114億元的28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新材料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2.9%,新型功能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與2023年度山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完善風電裝備鏈條

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廢棄風電葉片的回收與無害化處理成為難題。

位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龍津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發攻克了這一難題。在該公司廢舊葉片資源回收利用車間,動輒幾十米、上百米的龐然大物,經過分割、粉碎、篩分、擠出、冷卻等十數道工序后,成為一塊塊長約2米、寬約1米的板材。

該公司總經理張國鵬告訴記者,制造葉片的復合材料極其堅固,且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回收利用難度非常大。如果破碎填埋、焚燒處理,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可能會污染環境。“我們建設完成了國內唯一一條退役葉片制備填充母料的產線,1萬噸廢舊葉片經過我們自主研發的工藝處理,加入其他材料合成后,可產出3萬噸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模板。這種模板可替代傳統木模板,周轉次數高、單位成本低,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實現了廢棄風機葉片循環再利用,補齊了風電產業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最后一環。”張國鵬說。

近年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瞄準風電裝備產業等賽道,延鏈、補鏈、強鏈,全速挺進新能源產業,吸引了28個優質項目簽約落地。

走進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內的山東金雷新能源重裝有限公司機加工車間,一臺臺橘紅色的行車排列井然有序,大型數控機床正在運轉。

“主軸是風機的核心零部件,我們正在生產的就是全球最大風機18兆瓦風機的主軸,這種功率的風機一小時可發電1.8萬千瓦時。”金雷重裝董事長王瑞廣向記者介紹。

“當時我們為了選址建廠,跑了很多地方,最終選擇落戶這里。”王瑞廣告訴記者,除港口、腹地、中心城區位等硬件優勢外,這里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完善的產業鏈集群優勢成為吸引其落戶于此的重要因素。

在當地政府“拿地即開工”“四證合一”等多重要素保障下,投資25億元、占地700多畝的金雷重裝海上風電核心部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投產(試生產)僅用了15個月。

作為龍頭企業,金雷的到來也為產業鏈發展凝聚起力量。“眾多產業鏈企業來到開發區洽談合作,希望落戶產業園。”東營市廣利臨港產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磊說。目前,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從纖維、樹脂到葉片、樁基、主軸、塔筒,再到風電主機……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加速集聚,基本構建起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完整產業鏈條。

數智賦能產業升級

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克斯康東營賦智中心,一條條機器手臂靈活轉動,完成復雜精密的操作工序,一臺臺光學掃描儀器工作有條不紊,一塊塊智慧大屏讓生產數據盡收眼底。

“這是我們為東營制造業量身打造的高精密檢測實驗室,這臺大型高精度橋式三坐標測量機檢測精度高達4.5微米,是全省公共實驗室中精度最高的。”海克斯康東營賦智中心技術總監孫有鵬說,該實驗室對外開放,可服務東營及周邊城市的航空航天、風電、石油機械、模具鑄造等行業。該中心是海克斯康國內第三家、省內第二家賦智中心,2023年2月份簽約,僅用5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項目建設。

“中心自去年7月正式運營以來,已有57家合作企業,獲得了近億元的數字化轉型項目訂單。”孫有鵬說,“海克斯康擁有超200款工業軟件,其中有108款工業軟件源代碼已實現國產化自主可控。”

“我們將充分發揮海克斯康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其東營賦智中心等平臺為基礎,打造面向山東輻射全國的數字化轉型示范基地。”東營市悅來湖科教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洪寶說。

一手抓數字產業化,一手抓產業數字化。在大力發展數字產業的同時,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推進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廣利港上,由東開數科(山東)產業園有限公司重點參與的產業大腦正在深入對接海上風電項目設計建設;新材料生產線上,海克斯康等公司的先進技術助力蜂窩陶瓷、催化劑產品生產;由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云帆”平臺,成為全國油氣開發領域唯一的“雙跨”平臺;有色金屬等4條產業鏈入選全省首批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

2023年1至11月份,全區實現數字經濟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142.3億元,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67.2億元,同比增長177.2%,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7.7%。(經濟日報)

編輯:邢丹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