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裴金鋼
2023年,在眾多 “卡脖子”領域,國產替代潮越發澎湃洶涌。
這股浪潮到底讓哪些行業里的哪些企業受益?放眼2024,最典型的行業企業前景如何,典范經驗又有哪些?
電子2024:國產替代尤可期待
2023年9月以來,全球以Nand-flash存儲器為代表的存儲芯片價格已然筑底。據CFM閃存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NAND指數已從最低點反彈回升,全年上漲12.2%。
有鑒于此,多家跨國企業紛紛表達對2024的樂觀預期。SK海力士公告,去年三季度DRAM業務實現了扭虧為盈;三星電子預計2024年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將反彈;美光表示2024年將繼續壓產并控制投資,以推動產品價格繼續走強。
對于全球存儲市場的發展趨勢,申萬宏源分析師楊海晏認為,2023年四季度或是行業底部;2024年存儲器生產企業有望持續走高。
楊海晏的判斷,正在不斷被A股市場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預告所證實。
德明利(001309.SZ)最新發布的2023年財報預告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1.38億元,環比扭虧為盈,同比大幅增長;扣非凈利潤預計為1.34億元,同比和環比數據均實現扭虧為盈。
佰維存儲(688525.SH)2023年財報預告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實現營收14億元至16億元,同比增幅超80%,環比增幅超50%,毛利率環比增超13個百分點。
江波龍(301308.SZ)2023年財報預告數據顯示:去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收100億元至105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實現營收35億元至4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100%,實現歸母凈利潤0.23億元至0.83億元,達成扭虧目標。
風起于浮萍之末。
存儲行業的景氣度,宣告了電子行業的整體發展方向。
首創證券行業分析師何立中提出,2023年電子行業漲幅排名從2022年的倒數第一上升至2023年的正數第七名。按照4年周期律分析,2024年電子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上升。
何立中的分析得到了一眾研究機構的數據支撐。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預測,2024年全球手機銷量將達到11.7億部,同比增長4%,由負轉正。
咨詢機構集邦咨詢(TrendForce)預測,AI服務器2024年的全球出貨量或增長27.1%,達到150.4萬臺。
咨詢機構群智咨詢預測,隨著AICPU和Windows12的發布,2024年將成為AIPC的規模性出貨元年,全球AIPC整機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約1300萬臺。
電子行業的強勢復蘇,為國產替代吹來萬里暖風。
集邦咨詢預測:2023年至2027年,中國大陸成熟制程的芯片產能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有望從31%提升至39%,而大陸封裝產業約占全球封裝產業產值的38%;這也為測試設備的國產化提供了廣闊空間。
據分析,受益于國產替代潮流,長電科技(600584.SH)、通富微電(002156.SZ)和華天科技(002185.SZ)等封測廠商均已制定了大規模擴產計劃。
德邦證券分析師錢勁宇同樣看好國產替代市場,并以超微電腦(SMCI.US)為例進行了分析。
據透露,超微電腦已發聲明:2024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有望達到21.2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為3.43美元;2024二季度營業收入有望達到27億美元至29億美元。
錢勁宇分析認為,華為等知名企業均在算力芯片市場頗具實力,隨著集群算力的優化迭代,國產芯片頭部企業對英偉達(NVDA.US)的比較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
石英股份:聞雞起舞
硅,以其優異的半導體性能,歷來是芯片制造的主要元素,并在電子工業、計算機業、光導纖維通信、太陽能領域里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隨著電子行業的持續復蘇及國產替代浪潮的奔涌而來,物聯網、Al、智能駕駛、5G等領域的數據存儲量將呈現爆發式增長,這可能會大幅推升全球半導體硅的需求與生產。
行業發展的長期利好,已在石英股份(603688.SH)處得到了有力驗證。
中國工業報獨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底,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與營業收入之比TOP10企業中,石英股份表現亮眼。
從財報數據來看,報告期內該企業實現營收59億元,而營業成本僅有6.64億元;凈利潤率高達71.46%,扣非凈利潤高達41.93%,扣非凈利潤與營業收入之比為71.07%;收入同比增長378.27%,利潤同比增長638.32%;該企業資產負債率僅為11.3%,凈資產高達71.55億元。
中信至信杜邦分析數據顯示,石英股份財務診斷綜合評分位列全行業16家企業榜首,盈利能力得分1,成長能力得分1,運營能力得分0.88,償債能力得分0.90。
國元證券證券分析師馬捷認為,石英股份長期致力于高純石英砂生產技術的創新和研發,2009年底實現了高純石英砂的產業化,2010年大規模向下游企業銷售,目前是業界少數具備生產高純石英砂和半導體、光伏、光電用石英玻璃材料及其精密加工制品的全產業鏈企業,在國內外石英行業中均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競爭優勢;其第八代連熔生產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行業標桿。
浙商證券分析師張雷認為,石英股份半導體用石英制品產品矩陣豐富,而通過自供高純石英砂,公司解決了上游卡脖子問題,有望在半導體石英耗材領域率先實現國產替代。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鮑雁辛認為,石英股份技術產品的納米化和高純化趨勢正持續提升,其石英資源應用高端化的技術優勢被長期看好。
哪些經驗值得關注
石英股份的成功經驗有很多,其中不能不提以下三點。
首先,高歌猛進,戰略致勝。
石英股份1992年成立,并于2009年成功掌握高純石英砂生產工藝,成為全球少數掌握高純石英砂量產技術的企業。
三十年間,并購和擴產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強大引擎。
2014年石英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此后在產業鏈上頻繁發起并購,強化產業整合能力和市場綜合競爭實力;與此同時,石英股份還積極進取,快速推進在高端石英材料的擴產計劃,其高純石英砂項目的擴產速度近年來持續加快。
在強大的戰略驅動下,石英股份加速轉型,加快發展。
2023年,石英股份光電事業部深化轉型升級,系統地實施了“一體兩翼”的戰略規劃,大大提升為光伏、光纖、光學、光源等終端應用領域提供全系列石英方案的能力;其東海半導體公司持續擴產;潤輝深加工項目年底建成;各運營單元年度產銷量均創歷史新高;高端石英行業龍頭并購擴產計劃穩步向前。
截至目前,石英股份已具備從高純石英砂到電子級石英管棒材料及下游石英器件的完整產業鏈優勢,是全球三家具備規?;a高純石英砂技術的企業之一,是國內石英材料行業內僅有的一家已完成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
其次,降本增效,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石英股份在降本增效上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
截至2024年1月,石英股份已發布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億元,而營業成本6.64億元,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只有11.25%。
報告期內,石英股份的期間費用只有2.05億元,而在期間費用中,財務費用項下實現收入1170.88萬元;此外,銷售費用僅1519.30萬元,管理費用僅9282.56萬元,研發費用為1.08億元。
再者,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出實效。
石英股份以研發、創新為發展動力,擁有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的CNAS檢測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3年,公司扎實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實現了多種石英產品的成果孵化并投放市場;一批新研發項目獲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一系列檢驗、試驗新體系,開發了具有獨特功能的多品種材料;建立并運行了上海研發中心;穩步推進一期研發綜合體建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