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氣候行動”數據背后: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表現整體亟待加強

©原創 發表時間:2024-02-21 11:41
分享到:

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發布會上,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發布2023年度上市公司氣候行動CATI指數評價結果,其中,立訊精密、聯想集團、鵬鼎控股、隆基綠能、寶鋼股份和安踏體育表現突出,多家央企上市公司提升顯著,但A股上市公司氣候信息披露表現整體亟待加強。

發布會上現場

2023年度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評價,共覆蓋880家A股和H股上市公司,立訊精密(002475)、聯想集團(00992)、鵬鼎控股(002938)、隆基綠能(601012)獲評A級,寶鋼股份(600019)、安踏體育(02020)獲評BBB級,環旭電子(601231)、工業富聯(601138)、中國石化(600028)等企業也進入氣候行動領跑行列。

對比連續兩年納入評價的497家企業的CATI評價結果顯示,上市公司的氣候行動取得良好進展:A級企業增加到4家;B級及以上企業的比例從9%增加到17%;CCC級和CC級企業占比分別增長5%和7%,表現相對落后的C級企業從65%減少到45%,更多企業加速減排進程。在2023年評價的全部880家企業中,B級及以上企業增加到12%,但表現相對落后的C級企業仍有56%。

本期評價涉及A股和H股上市公司,其中H股(含AH股)上市公司表現優于A股上市公司。IPE分析認為,港交所對上市公司氣候信息的披露要求相對于A股原本就更加明確,繼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發布《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后,港交所更是明確表示有意實施強制披露。對此,IPE主任馬軍曾建議,上交所和深交所盡快對標港交所披露準則,同時參考ISSB氣候相關披露指引,完善A股相關披露規則,引導上市公司氣候信息披露與國際接軌,制定適合中國企業的氣候信息披露框架和標準,以推動企業氣候相關數據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披露,并通過最新數字科技的應用賦能企業開啟高效碳管理。

2月8日,在證監會統一部署下,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分別就《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公開征求意見,擬規范可持續披露框架,其中就包括氣候信息披露要求。IPE對照《指引》征求意見稿中披露主體的標準,將預期納入披露范圍的161家企業在CATI指數評價中的表現進行了分析,其中,3家獲評A級,約26%的企業進入BBB至B級,表現相對落后的C級企業約占32%。納入披露范圍的上市公司氣候披露水平整體高于平均,但面對披露新規,多數企業仍需大力加強相關能力建設。

馬軍表示,2023上市公司CATI指數的評價結果是信息披露新規發布前一次較為系統的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氣候披露的“本底值”(指上市公司當前的披露現狀,是摸底結果和未來進一步調研的背景)。IPE將持續關注A股氣候披露新規的進展,期待新規能夠有效推動中國上市公司氣候信息披露,并引導上市公司加強減排行動。

本期評價涉及的央企上市公司,2023年平均分相較于2022年顯著提升近3分,其中,寶鋼股份(600019)、中國石化(600028)、中國石油(601857)、華電國際(600027)、華能國際(600011)等領跑企業的表現又有提高,太鋼不銹(000825)、深天馬A(000050)、鞍鋼股份(000898)、華潤啤酒(00291)、一拖股份(601038)等進步較大。

本期評價顯示,在治理和管理方面,超過90%的評價企業已經發布氣候宣言,制定氣候方針。在測算披露方面,近70%的企業測算并公開披露碳數據,披露總量達37.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在目標設定方面,23%的評價企業已設定并披露范圍1&2減排目標,隆基綠能(601012)、中興通訊(000063)、順豐控股(002352)等30家企業發布了范圍3的減排目標,聯想集團(00992)、鵬鼎控股(002938)、寶鋼股份(600019)等26家企業進一步設定包括范圍3在內的碳中和目標。企業的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分為三個“范圍”,范圍1排放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范圍2排放指企業使用外購電力、供熱/制冷,或蒸汽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范圍3排放是企業價值鏈中的所有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本期評價顯示,約九成上市公司開展不同規模的減排行動。其中,71%的參評企業通過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效提升、工藝調整、投資碳匯等項目,減少自身運營(范圍1&2)的溫室氣體排放。針對范圍3排放,立訊精密、聯想集團、鵬鼎控股、安踏體育、工業富聯、藍思科技和歌爾股份,推動其供應商通過第三方平臺開展碳數據及減排目標披露,在提高供應商自主碳管理能力的同時,通過實測數據跟進供應鏈減排進展。8%的參評企業還借助產品生命周期評價等方法識別排放熱點,并與核心供應商開展試點減排項目。

本期評價的上市企業涉及36個行業,既有能源、鋼鐵、有色、石化等高耗能行業,也包括IT、紡織、電商、食品飲料等消費品行業,還包括光伏設備、電池、新能源車等新興產業。從分行業評價結果來看,鋼鐵等行業進展相當突出,得分同比提升54%。IPE綠色供應鏈總監丁杉杉認為,這體現了寶鋼股份等企業和中鋼協等平臺,響應雙碳政策要求、回應市場對低碳鋼鐵需求所做的積極努力。

在總體取得進展的同時,本期評價也顯示,獲評B級以上的企業比例僅為12%,顯示中國上市企業的總體氣候表現有待提升。IPE分析認為,當前九成參評企業已制定和發布氣候政策,但多數企業尚待將其轉化為有效的氣候行動,企業有待基于雙碳目標,完善自身治理和管理機制,對標全球溫控目標和各國自主貢獻目標,科學設定企業碳中和目標,并公開披露年度進展;企業同時亟需增強組織及產品層級的碳核算及信息披露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并推進行業脫碳技術研究和規?;瘧?。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2°C目標,2030年的預計排放量必須減少28%,而實現1.5°C目標,排放量減少42%。IPE上市公司CATI指數評價負責人朱紫琦表示,作為碳排放的重要主體的上市企業,應清醒認識社會各界期待和自身減排壓力,通過CATI指數的評價結果,對標國際國內的良好實踐,有效提升氣候行動表現。

與此同時,全球企業的低碳轉型需要大量支持,朱紫琦希望本期指數評價報告,能夠為資本市場提供有效信息,協助投資者了解參評上市公司氣候行動表現,識別氣候“漂綠”風險,助力氣候投融資。

但另一方面,投資者也需盡快完善融資企業氣候信息披露要求,通過專業工具識別、量化氣候風險,追蹤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變化。此外,金融機構亟待基于對不同行業的生產工藝和排放特征,制定相應的氣候投融資方案,開發多元化的融資機制和工具支持企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

為便于投資者理解,CATI指數評價結果以AAA、AA、A、BBB、BB、B、CCC、CC、C進行表示。其中,A級表示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信息披露和溫室氣體減排水平較高,B級表示已在一定程度上開展針對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信息披露和溫室氣體減排,C級表示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信息披露和溫室氣體減排有顯著欠缺。

據了解,上市公司氣候行動CATI指數由IPE編制,得到中國環境記協的指導和中國環科院的技術支持,綠色江南、南昌青贛和蕪湖生態中心等多家環保組織參與了本期評價工作。

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發布會由中國環境記協、北京化工大學主辦,北京化工大學低碳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協辦;本次是主辦方第11年發布此系列報告。

2023上市公司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TOP50

編輯:曹雅麗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