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新茶飲第二股“爭奪戰”又生變數。滬上阿姨(上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滬上阿姨”)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文件,宣告正式踏上赴港IPO之路。據招股文件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滬上阿姨營收25.35億元,毛利潤達7.90億元,當期毛利率31.2%。
此次滬上阿姨赴港IPO計劃將募資投向提升數字化能力、研發、加強供應鏈能力、提升品牌勢能并進一步擴張及壯大門店網絡、投資各種營銷活動等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一個多月來第三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新茶飲企業。加之此前已提交申請的茶百道、蜜雪冰城和古茗,目前正在港交所IPO的新茶飲企業已達4家。
IPO前夕突擊擴店
與同期赴港IPO的茶百道、蜜雪冰城和古茗相似,滬上阿姨也采取加盟經營模式,客戶主要為與其簽署加盟協議經營加盟店的加盟商。財務數據顯示,滬上阿姨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加盟,主要包括向加盟商銷售貨品,主要包括食材和其他原材料及設備,這一部分占比達到七成;以及加盟服務費用。因此,加盟門店數量直接影響其盈利能力。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截至2023年9月30日,按全系統門店數目計算,滬上阿姨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中價現制茶飲店品牌。滬上阿姨在招股文件中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總收入由2021年的16.40億元增加34.0%至2022年的21.99億元,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16.45億元增加54.1%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25.35億元。毛利由2021年的3.58億元增加64.0%至2022年的5.86億元,同期毛利率由21.8%上升至26.7%;毛利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4.33億元增加82.3%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7.90億元,同期毛利率由26.3%上升至31.2%。而這一靚眼的營業數據背后,則是滬上阿姨IPO前夕突擊擴店的成果。
滬上阿姨在招股書中進一步披露,其全系統門店數目由2021年末的3776間增加40.5%至2022年末的5307間,并由2022年9月30日的4926間門店增加48.1%至2023年9月30日的7297間門店。
據分析,從原因上來看,除了期間多輪融資讓滬上阿姨更具底氣外,滬上阿姨相對較低的加盟費也是門店快速擴張的重要因素。
2023年4月,滬上阿姨公布了萬店計劃,滬上阿姨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單衛鈞彼時稱,計劃年內新增3000家門店,簽約門店數量達到10000家,此前的加盟優惠政策持續延長到2023年6月份。
有新茶飲行業從業者向記者表示,其實早在2022年9月滬上阿姨就已公布了加盟優惠政策,具體來看,曾需一次性付清的4.98萬元加盟費可以改為分三年付清,對應每年1.66萬元。滬上阿姨官方網站公布的投資費用預估表顯示,截至2024年2月19日,加盟費計算方式仍為三年分期付款,總計4.98萬元。預估新店費用總計17萬元起(不含房租、裝修)。與同品類的其他新茶飲品牌對比,滬上阿姨這一加盟費用,不僅低于主打中端市場的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和古茗等一眾品牌,也遠低于“平價之王”蜜雪冰城。
然而,門店數量的“爆炸式”增長也為品牌管理埋下隱憂。一方面,滬上阿姨在招股文件風險一節中坦言,業績增長與未來門店擴張速度密切相關,“可能無法成功將門店網絡擴大至新市場并取得令人滿意的門店表現”。滬上阿姨表示,如果不能吸引新及優質加盟商會令公司的門店擴張計劃或整體門店表現受阻,從而對公司的增長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質量參差不齊的加盟門店也屢屢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對象。記者通過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查詢發現,截至2月19日,月內平臺共公示了43件涉及滬上阿姨品牌奶茶店的相關消費投訴,其中19件投訴為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新品賽道競爭激烈
在新茶飲賽道近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隨著門店數量變密,一些同業新茶飲公司披露的成熟地區單店銷售額增速已明顯下降,無疑將影響這些公司未來的收入和利潤增速。《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預計,全國新茶飲市場2024年至2025年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19.7%和12.4%,較此前2018年至2019年26.5%、23.4%的增長率有了明顯下降。
在此基礎上,眾多品牌在細分領域中紛紛尋覓“新賽道”,例如“賣咖啡”就成為拓展新品類的熱門方向。滬上阿姨在招股文件中介紹了旗下品牌“滬咖”,并且計劃繼續加碼咖啡市場。
據了解,滬咖于2022年推出,一般設于滬上阿姨門店內。公司于滬咖旗下提供各種咖啡飲品,并計劃推出“東方拿鐵”,包括咖啡拿鐵、茶拿鐵、茶咖拿鐵以拓寬市場接觸面。在這一品牌概念下,主要產品的價格范圍通常介乎每款13元至23元。
滬上阿姨在招股文件中分析認為,中國現磨咖啡市場相對于較成熟的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但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按GMV計算,中國現磨咖啡市場的總規模由2017年約270億元急增至2022年約134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37.9%。預計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繼續以22.5%的復合年增長率擴展,于2027年達到約3715億元,主要由創新口味的咖啡帶動。
然而,緊盯咖啡市場的并非滬上阿姨一家,“同場競技”的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均在招股文件中透露了拓展咖啡品牌的發展計劃。
例如古茗在招股文件中透露,將在立足現制茶飲市場的同時豐富產品品類、擴充現制咖啡品類,以把握更多交叉銷售機會及滿足更多元化的消費者需求。“鑒于現制茶飲及咖啡飲品消費群體的相似性及兩種飲品消費場景的協同效應,越來越多擁有廣泛門店網絡及穩健供應鏈能力的成熟現制茶飲店亦在其門店提供現制咖啡飲品?!惫跑鴺酚^預計,通過擴大消費人群和提高消費者購買頻率,這些新品類將進一步帶動收入增長。
蜜雪冰城也曾表示,現磨咖啡是中國現制飲品市場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鑒于此,蜜雪冰城打造了獨立的咖啡品牌“幸運咖”,雖然6年多來的門店擴張速度尚不及奶茶“基本盤”,但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已擁有約2900家門店。
“連鎖咖啡行業的競爭歸根到底要建立在兩大基礎規律之上:第一大規律是同質化的底色,隨著行業發展進入中后期,同質化競爭程度越來越高,品牌之間產品的差異性會隨時間流逝變小,沒有品牌可以壟斷單品。第二大規律是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咖啡消費需求,功能性需求對口感要求較低,對價格更加敏感,對品牌的忠誠度最低。升級性需求包括社交、休閑等多樣化需求,對口感要求更高,對價格相對不敏感,更加重視品牌?!眹鹱C券分析師龔軼之在對海外咖啡行業的分析中表示。
因此,在已有瑞幸、庫迪等品牌站穩腳跟的咖啡市場,滬上阿姨等“奶茶店”能否占據一席之地,有待觀察。
仍有IPO“選手”待上場
作為一個多月來第三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新茶飲企業,滬上阿姨與蜜雪冰城、古茗及已于去年遞表的茶百道“同場競技”沖刺港股IPO。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家公司是以門店數量排名的國內新茶飲賽道“前四名”,融資之路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滬上阿姨為何急于推進IPO?實際上,從賬面來看,滬上阿姨并不“缺錢”。招股文件顯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公司流動資產總額為14.25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4.55億元,流動資產凈額為7.38億元。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縱觀滬上阿姨的融資歷史或將找到答案。
招股文件披露,滬上阿姨分別在2020年11月及2021年10月完成A輪融資及A+輪融資,投資方為蘇州宜仲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蘇州宜仲”)。彼時多個新茶飲品牌爭先恐后拓展品牌,市場進入集體爆發時期,多個品牌接連收獲融資,滬上阿姨也不例外。2022年7月,滬上阿姨完成2.3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蘇州祥仲、南京祥仲、金鎰資本、熠美投資等。2024年2月,包括金鼎資本、金鎰資本、熠美投資、知一投資等多家機構參與滬上阿姨1.2億元C輪融資。截至IPO前,蘇州宜仲為最大機構投資方,持股7.76%,此外蘇州祥仲、南京祥仲分別持股1.11%、0.28%。值得注意的是,蘇州宜仲、蘇州祥仲、南京祥仲背后均有嘉御資本的影子,三方均由阿里巴巴前首席執行官、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衛哲最終控制的蘇州維特力新管理。
從收獲首筆A輪融資的2020年到宣告IPO前C輪融資的2024年,滬上阿姨融資每股對價從11.96元升至50元,四年間估值翻了兩番有余。當下新茶飲市場競爭激烈,有投融資界業內人士表示,與茶百道背后投資機構中金資本、古茗背后紅杉和美團龍珠相比,參投滬上阿姨的機構更為“低調”,相較之下對于風險的承受態度也更為敏感,滬上阿姨選擇在新茶飲企業“扎堆”赴港謀求上市時“入場”,或與其背后資本在未來的套現需求有關。
另一方面,除了已在港上市的奈雪的茶,和正在IPO進程中四家新茶飲企業,“場外”仍有多家新茶飲品牌傳出IPO傳聞,躍躍欲試希望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其中不乏與滬上阿姨定位相似的知名品牌。對比來看,滬上阿姨能否在一眾沖刺港交所的同行“內卷”中殺出重圍、彰顯實力的同時獲得投資者的認可,是其面臨的現實考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