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十二五”時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既要堅持科學發展和轉變發展方式,提高中小企業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也要體現中小企業發展的自身特點,更加注重外部環境營造和服務體系建設。
“十二五”時期,我國中小企業戶數年均增長8%,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戶數年均增長6%,中小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年均增長8%;形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知識產權創造優勢和知名品牌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發、管理和過程控制的比例達到45%,電子商務應用比例達到40%;培訓各類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250萬人次;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程度更高,單位增加值能耗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耗水量下降達到全國工業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間,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國際和國內經濟變革帶來的巨大挑戰。
當前,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可競爭領域不斷拓寬、政策措施不斷完善、社會服務也不斷加強。但同時,生產經營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等壓力增強、市場競爭更趨激烈,也制約著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中小企業轉方式、調結構、上水平已是勢在必行。
為應對未來復雜而嚴峻的挑戰,《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發展活力的目標任務,同時提出了轉型成長和完善服務體系的若干舉措,對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提高整體質量水平 體現中小企業自身特點
為提高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實力和發展水平,“十二五”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增強創業創新活力和吸納就業能力。堅持把激發創業創新活力、促進市場主體發展作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鼓勵創辦小企業,開發新崗位,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落實并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切實放寬市場準入。
在產業分布上,引導中小企業進入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企業規模上,支持高成長性和優勢中小企業做強做大,鼓勵發展“小巨人”企業。在企業產品上,培育和發展名牌產品,保護老字號等傳統品牌,扶持馳(著)名商標和優質產品。
加快淘汰落后小企業?!兑巹潯诽岢?,要進一步提高專精特新和產業集群發展水平。支持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發展,把集聚發展作為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著力點,建立起企業間緊密的分工協作關系,努力形成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大力發展產業集群,引導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多種方式開展合作,培育一批“配套專家”,提高協作配套水平。
同時,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引導中小企業把完善治理結構、推進管理創新、改善經營管理作為提高成長質量的重要基礎。引導企業加強設備、工藝、操作、計量、原料、現場、財務、成本管理等基礎管理工作,推動管理創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
繼續實施成長工程 堅持內涵式發展
我國于“十一五”期間提出了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社會服務,不斷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中小企業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在政府支持和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中小企業發展質量和素質躍上新臺階,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已逐步成為各地區、各部門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和重要舉措。
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對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積極作用。為此,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要認真堅持以下四個原則:
一是堅持就業優先。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規模。弘揚創業精神,培育創業主體,促進新企業的創辦與發展。二是堅持內涵發展。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推進產業分布結構、規模結構、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實現中小企業成長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社會氛圍和文化。三是堅持專精特新。將專精特新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四是堅持分類指導。中小企業分布廣泛、個體差異大,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類型和不同規模中小企業進行區別對待,實施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
加強融資支持 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要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還需擴大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等舉措和政策導向。
《規劃》提出,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各級地方政府及其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推進規劃任務的落實;調動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服務組織的積極性。
在完善現有政策措施的同時,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出臺新的扶持政策,進一步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工作重點轉向小型微型企業,更加注重扶持小型微型企業,更加注重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此外,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惠及更多小型微型企業。
長期以來,融資難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之一。為加強融資支持,《規劃》要求全面落實現有金融扶持政策,重點加強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加快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多層次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繼續壯大中小企業板市場,積極發展創業板市場。探索發展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特點的債券融資等創新產品。
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把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作為推動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保障,力爭到“十二五”末,中小企業服務環境進一步優化。制定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作用。
進一步繼續轉變政府職能,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效率;加強信息服務,及時發布產業政策、行業動態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業市場監測、風險防范和預警機制;加大對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投資。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