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隨著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峻,‘緩解與適應氣候變化’早已成為國際社會可持續實踐的主旋律。2022年底通過的歐盟碳關稅協議已于2023年10月1日起試運行,2026年正式起征。面臨氣候政策對全球產業鏈帶來的顯著影響,中國制造必然要走上轉型升級之路,數智化、綠色化、低碳化將是最終依歸。”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告訴記者,今年全國兩會他帶來了一份《關于支持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2023年在人民大會堂前
胡成中表示,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對于綠色轉型意識不足,因前期投入較高等因素,導致企業積極性主動性偏弱。
為了調動更多企業自覺參與綠色轉型發展的積極性,共同為踐行國家雙碳戰略添磚加瓦,胡成中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大對綠色可持續發展行業人才的培養、認證,并給予相應的職稱補貼,讓專業人才獲得更高的認可和價值。
目前企業零碳/碳中和相關認證還處于團體/行業標準認證階段,胡成中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研究制定出臺國家標準,讓企業有更明確的方向去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
“國家要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能起到創新、引領行業變革的企業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從而讓企業有更強的發展動力、轉型動力,從而加速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胡成中建議。
胡成中建議,國家可以設立專項資金,對創新引領行業變革的企業提供財政支持。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的創新企業,國家可以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國家可以加大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相關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提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轉讓稅收優惠等政策,促進技術創新的轉化和應用。
“對創新引領行業變革的企業,國家可以簡化行政審批手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同時,鼓勵金融機構提供綠色信貸和投資,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國家可以制定相關政策,吸引和培養綠色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的高端人才。提供人才引進補貼、住房優惠、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持,鼓勵企業建立人才培養體系,提高行業整體人才水平。”胡成中表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