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中炬高新被舉報醬油蠔油造假騙補 內斗8年痛失“老二”地位

來源:長江商報 發表時間:2024-03-04 09:41
分享到:

曾因兩大股東纏斗不休的中炬高新(600872.SH)又被舉報造假。

近幾日,著名打假人王海連發微博,舉報稱中炬高新醬油、蠔油造假等問題。

根據微博內容,舉報者自稱其為高聽明,曾任廚邦生產總監,在廣東美味鮮公司從事研發技術、品控、生產管理工作22年。其舉報稱,廚邦系列蠔油、美味鮮系列蠔油蠔汁僅有1.6%,添加劑味精是原材料蠔汁的61.5倍。廚邦醬油六成鮮味成分由味精提供,曬足180天實際84天。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流程造假,騙取國家補貼資金約2億元。

舉報還稱,2018年到2021年間,廚邦公司外購醬油,調配包裝貼上廚邦標簽。

3月1日晚,中炬高新發布市場傳聞澄清公告,稱被實名舉報的內容不屬實,公司生產的產品嚴格遵守國家各項食品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

大眾更為關心的是,高聽明所舉報的內容是否屬實。中炬高新的澄清公告,并不能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近幾年,中炬高新盈利能力不斷下降。根據業績預告,2023年,公司主業盈利數可能再度下降,“老二”地位已經不保。

前總監舉報醬油蠔油均造假

中炬高新遭前總監實名舉報造假,盡管公司及時澄清,但不能打消大眾的疑慮。

2月29日至3月2日,王海先后發了4條微博,披露高聽明舉報中炬高新造假事項。

舉報稱,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委托陽西美味鮮食品有限公司所有生產的廚邦系列蠔油、美味鮮系列蠔油蠔汁僅有1.6%。蠔油中添加劑味精是原材料蠔汁的61.5倍,且標簽配料表上將蠔汁用量擴大10倍進行虛假標注。

廚邦醬油,10年來的廣告語都是“曬足180天,廚房醬油美味鮮”,并宣稱其主要營養物質氨基酸態氮含量達1.3g/100ml,比國家一級標準高85%。

高聽明爆料稱,廚邦醬油中味精提供的氨基酸態氮,已由20年前的50%提升到60%。“曬足180天,廚邦醬油天然鮮”,實際上,用120天的頭油+50天的二油,再加上10天的三油湊夠180天,實際該醬油曬的天數為84天。

高聽明還稱,2017—2022年間,廣東廚邦食品有限公司時任總經理楊明泉等及原廣東美味鮮公司分管財務副總張弼弘等人,先后主導、組織在兩次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過程中全流程造假,由此詐騙國家補貼資金約2億元。

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為中炬高新的全資控股企業,廣東廚邦食品有限公司系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持股80%的控股企業。

醬油、蠔油等產品造假,1.6%、61.5倍、10倍,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造假。前生產總監,22年研發、品控、生產管理,這些關鍵詞,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

3月1日,廣東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近日“網傳廚邦蠔油造假被前高管實名舉報”一事發布《情況通報》稱,高度重視,目前正組織開展相關核查工作。

3月1日晚間,中炬高新發布澄清公告,稱報道中涉及的醬油、蠔油產品生產標準、質量以及財政補貼的相關情況,均缺乏事實依據,公司各項生產經營均合法合規。

3月2日,高聽明進一步舉報,廣東廚邦食品有限公司違規采購日式半成品醬油高達約1萬噸,用于調配包裝冒充自己生產的醬油。

舉報稱,廚邦醬油的日式天然醬油項目原定于2021年投產,2022年才能投放市場。此前,公司并未采購日式醬油發酵設備,而是自2018年開始長期從“山東食圣釀造食品有限公司”和“濰坊高真食品有限公司”購買日式發酵天然醬油半成品,用來調配包裝貼上廚邦品牌,以此欺騙消費者。2018年到2021年間,累計非法所得約9000萬元。

目前來看,中炬高新的一紙澄清公告并不能讓消費者釋疑,上述舉報內容真實與否,有待權威部門做出準確結論。

扣非凈利連續下降

作為國內醬油行業的“老二”,中炬高新的市場地位堪憂。

其實,消費者對廚邦醬油“曬足180天”一直有質疑。高聽明的上述舉報,算上為消費者解了惑。但真實情況如何,外界無從知曉。

在資本市場,中炬高新聞名并非其產品醬油等,而是股東之間的長期纏斗。

火炬集團與寶能系,對中炬高新的控股權爭奪耗時長達8年。

2015年,姚振華通過前海人壽增持中炬高新。彼時,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東為火炬集團,背后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當年10月,前海人壽取代火炬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2018年9月,前海人壽將24.92%股權轉讓給了同為寶能系控制的中山潤田。

2022年,寶能系財務危機爆發,隱忍7年后,火炬集團趁機反擊。通過增持、結盟,火炬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達到15.48%。隨著中山潤田不斷被動減持,火炬集團坐穩了第一大股東之位。

歷經幾番激烈爭奪,如今,寶能系敗退。

從董監高組成人員,大部分高層人員來自火炬集團方面。

在市場人士,兩大股東爭奪,無論最終誰獲勝,實際上仍然是兩敗俱傷。因為,中炬高新的盈利能力在下滑。

2021年、2022年,中炬高新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1.16億元、53.41億元,同比變動-0.15%、4.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分別為7.42億元、-5.9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7.18億元、5.56億元,同比下降19.98%、22.50%,連續兩年下降。

根據業績預告,2023年度,公司凈利潤為15.34億元到18.41億元,扣非凈利潤約4.72億元到5.67億元。凈利潤扭虧為盈,主要是官司和解,2022年計提的預計負債11.78億元將計入營業外收入,2023年上半年計提的預計負債17.47億元將沖回,公司因此扭虧為盈。

從業績預告來看,扣非凈利潤的中位數為約5.20億元,低于2022年5.56億元。

在中國調味品市場,海天味業是醬油界的“老大”,中炬高新一直排在第二,第三是千禾味業。近兩年,千禾味業迎頭趕上了。

2023年度,千禾味業預計扣非凈利潤為5.08億元至5.75億元,同比增長50%—70%,扣非凈利潤中位數約為5.42億元,超過中炬高新。

關鍵是,千禾味業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強勁增長,中炬高新則在下滑。

中炬高新已經失去了行業“老二”之位。如果上述舉報內容被查實,公司前景將堪憂。


編輯:汪黃任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