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在制造強國戰略下,技能型人才作為國家戰略人才力量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國機集團下屬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技師王軍帶來了一份關于加快壯大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的建議。
王軍
王軍表示,當前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存在重要性理解不充分、人才培養不足、有效激勵機制缺乏、職業發展路徑模糊、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對標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技能型人才總量短缺和結構性矛盾共存,技能型人才供給與制造強國戰略需求不相適應,高層次、創新型產業人才匱乏,技能型人才總體素質偏低,都嚴重制約了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阻礙了企業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留用,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技能型人才隊伍,為制造強國戰略提供堅強的人才資源基礎。”王軍表示。
王軍表示,加強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勞動者專業技能水平,既能滿足區域協調發展的人才需求,也能有效解決部分地區就業結構性矛盾,對進一步刺激科技界、產業界,催生新業態,開發新市場,實現制造強國目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對此,王軍建議,加強實踐教學,建立完善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包括制定培養計劃、設置課程、安排實踐等,尤其是加強實踐的配套投入力度和實習時長,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充分掌握技能和知識。同時,應該注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實用的技能和知識,從容自信進入就業狀態。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晉升機制,為技能型人才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讓技能型人才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同時,應該注重職業發展的多樣性和個性化,并對技能型人才施行表彰和獎勵,提高其社會地位和聲譽,拓寬技能型人才的激勵面和實施力度,使技能型人才實現引得進,留得住。
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交流平臺,營造積極向上、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讓技能型人才能夠及時了解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和發展動態,并感受到企業的關懷和支持。同時,應該注重工作環境的改善和優化,解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質量。
持續加大資金統籌力度,通過設立培訓基金、打造技能型人才培養優質平臺等方式,積極探索“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并對相應機構實行稅收減免或補貼政策。同時健全完善扶持政策體系和技能型人才激勵制度,助力技能型人才隊伍提質增量,積極構筑技能型人才培育集聚新高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