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將5%左右作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綜合平衡基礎上兼顧當前和長遠、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經過科學論證的、符合“十四五”規劃年度要求、與經濟增長潛力基本匹配,是一個積極向上、奮力一跳能夠實現的目標。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認為,我國在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過程中,將會面臨不少困難挑戰。比如,外部環境可能更趨復雜嚴峻、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部分行業競爭異常激烈、一些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部分領域還存在風險隱患?!斑@些問題都是前進中的問題,都可以在發展中解決?!编崠艥嵄硎尽?/p>
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將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2024年,我國經濟形勢既要看“形”又要看“勢”。一是看“形”,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完成,“穩”“進”“好”特征突出,可以從“三個新”來看:第一個“新”是從總量指標看,經濟恢復回升又有新成效。第二個“新”是從結構指標看,經濟結構調整又有新進展。第三個“新”是從質量指標看,經濟發展質量又有新提升。二是看“勢”,2024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將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第一,發展基礎更為堅實。第二,宏觀政策繼續加力。第三,各地發展更加積極有為。第四,向好因素不斷累積。
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是重大政策舉措,擴大有效投資是重要工作抓手。鄭柵潔介紹,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方面,從2024年開始今后幾年,我國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簡稱“兩重”),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戰略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其中有幾個關鍵詞:第一個是“國債”,第二個是“超長期”,第三個是“特別”,第四個是“連續幾年”。
鄭柵潔表示,既可以拉動當前的投資和消費,又能打下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從出臺背景看,這是應對國際環境深刻變化、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必然要求,也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要集中力量、加大攻堅,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夯實根基。第二,從主要投向看,按照問題導向、精準突破、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原則,聚焦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大事難事,將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建設。第三,從工作安排看,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抓緊制定形成具體行動方案,按程序報批后啟動實施。同時運用改革辦法和市場化舉措,統籌好硬投資和軟制度建設,一手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強化項目和資金監管,一手推動配套政策出臺實施,強化政策的跟蹤落實,高質量推動這項重大舉措落地見效。
擴大有效投資方面,概括起來就是要擴大有效益的投資,關鍵點一個是“擴大”,一個是“有效益”,為此“提質”“擴量”并舉,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發揮好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都比2023年有所增加,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統籌用好各類資金,更好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與帶動作用。二是鼓勵和支持擴大民間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指導地方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最大力度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同時,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用好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加強重點項目融資和要素保障。三是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重點是做到“三個更加”:投資方向要更加精準,加大對補短板、強弱項和培育新動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讓用地、用能等要素跟著好項目走;投資環境要更加便利,深入開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以更大的市場空間、更低的投資成本支撐更有效益的投資。
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一個重大利好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也能增加先進產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既惠民、又利企,一舉多得,可謂一個重大利好。比如以設備為例,2023年我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比如耐用消費品,2023年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汽車、家電更新換代能創造萬億規模的市場空間。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這項工作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大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創新支撐,深入實施“四大行動”,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扎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鄭柵潔強調。
鄭柵潔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重點將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第一,實施設備更新行動。重點將聚焦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7個領域,這些領域設備更新換代需求巨大。以工業為例,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很多設備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已超過160萬億元,隨著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對于先進設備的需求還在不斷增長。我國將圍繞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方向,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同時,我國將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分類推進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推動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更新升級,帶動更多先進設備的生產和應用。
第二,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我國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保有量巨大,廣大群眾對于更高質量、更智能、更綠色、更具個性化的消費品需求在日益增長,每年都有很大的更新需求。我國將開展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鼓勵支持消費者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大力支持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
第三,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廢品是放錯位置的資源,以鋼鐵為例,2023年我國回收利用廢鋼鐵約2.6億噸,保障了20%以上的粗鋼生產需要。要加強回收循環利用,對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增強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將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建立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加強“換新+回收”等新模式發展,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
第四,實施標準提升行動。標準是一個行業發展、一個產品升級的重要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要用好標準這個“指揮棒”。我國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結合產業發展實際,統籌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消費者接受程度,發揮節能降碳、環保、安全、循環利用等標準的牽引作用,該制訂的制訂,該修訂的修訂,推動更多我國產品設備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孟凡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