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當前,在人工智能領域,中美博弈最核心的“主戰場”是通用大模型。只有通用大模型能力能夠對標國際最先進水平,行業模型才具備持續提升的潛力。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全面聚焦“人工智能+”,提出“聚焦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制定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建立國家級數據開放平臺”的建議。
劉慶峰
頂層設計:建議制定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劉慶峰認為,我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指引下,在認知智能領域已經具備了非常扎實的技術儲備和成建制的團隊,因此中國有望成為智慧涌現的第二極。
目前,我國通用人工智能的短板還有不少。劉慶峰建議“整合各方資源,發揮舉國體制優勢,頂格推進,加快制定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劉慶峰建議,在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瞄準我國通用人工智能發展中需要重點補上的短板進行設計,圍繞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研發、源頭技術前瞻布局、算力生態構建、高質量數據開放共享、科學的評測標準制定、人才培養、法律制定和倫理人文等維度,系統性制定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頂格推進規劃的制定和落地。
他從九個方面系統性闡述該建議:
一是聚焦通用大模型“主戰場”,整合各方資源,持續加大投入。他建議以專項的形式從算力、數據、算法上在未來5年內持續支持我國通用大模型的研發攻關,并在資金、行業應用等多維度制定配套政策。
二是圍繞通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布局戰略性、前瞻性基礎研究,堅持以源頭核心技術突破來推動顛覆式創新的探索。
劉慶峰表示,力爭在大模型能力涌現機理、大模型可信訓練推理、強化學習技術、自主學習技術等方面形成突破。他還提出要與量子計算等關鍵研究的協同攻關,形成交叉學科的突破;重視大模型與科學研究的深度融合,打造AIforScience的科研新范式;在生命科學等多個科研領域引入人工智能通識課,培養一批具備專業科研能力以及高水平通用人工智能理解能力的人才。
三是加快形成以國產大模型為核心的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國產大模型向開發者開放,支持大模型對工業互聯網、軟件行業的賦能,也要支持大模型在汽車、家電等領域的應用,以“人工智能+”推動我國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產業生態蓬勃發展。
四是推動國家級高質量訓練數據開放和共享。加大政府和市場協同,合理解決知識產權問題,構建國家級數據資源匯聚平臺,支持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揭榜掛帥形式優先、低成本使用。
五是出臺更加客觀、公正、可信的評測方法,加快大模型在行業領域應用的健康發展。聯合國家級權威機構和行業龍頭企業等組織,共同發布具有公信力的大模型評測標準和應用指南,并定期組織系統全面的科學評測;在行業應用上,也要加快打造標桿示范,在成效驗證后向全國規模化推廣。
六是加快推廣大模型賦能教育教學,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全學段,并以全新機制加快探索我國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七是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時代人才能力素質模型和培養方案,加快對社會各行業應用型人才的培訓;
八是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相關領域法律法規制定;
九是設立軟課題,進行通用人工智能相關的倫理人文研究。
發展基石:建議建立國家級數據開放平臺
“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當前,我國仍然面臨數據資源開放不足、行業數據集質量不高、數據共享機制不健全等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問題。”劉慶峰表示。
對此,劉慶峰建議,建立國家級數據開放平臺,整合政府、公共機構以及企業的數據資源,為通用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持;
“制定公共數據開放計劃,有序、安全、合規地開放國家圖書館、檔案館、科研機構等公共機構的數據資源,明確公共數據的開放范圍、標準和流程,確保個人隱私安全、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劉慶峰建議。
劉慶峰建議,鼓勵發展和開放行業數據集,建設安全、合規、可信的數據基礎設施,加強數據的統籌和利用,助力行業大模型的研發和規模化應用;
此外,建議鼓勵企業通過合法途徑開放自有數據資源,出臺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激勵政策,建立健全企業數據開放的標準和規范,激勵企業安全、合規、放心地共享商業數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