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2024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并在附件《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中提出了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目標,對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指引。隨著我國數字化轉型政策布局加速推進,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方向也隨之明晰。
“水泥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23年,全國共有日產2000噸及以上水泥生產線1500余條,全年水泥產量20.23億噸,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海螺建材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海螺設計院”)黨委書記、總經理周金波表示。
周金波
周金波介紹,近年來,頭部水泥企業積極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應用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探索數字化轉型路徑。
“但在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很多問題。”周金波表示,一是水泥企業數字化轉型意愿減弱。水泥行業經過多年高速發展,目前面臨產能過剩、需求下降、生產成本高等局面,企業效益下滑,加之數字化轉型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并對企業的各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水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意愿減弱,步伐放緩。
“數字化轉型標準規范建設相對滯后。”周金波表示,圍繞水泥生產重點場景,多家頭部水泥企業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的探索和實踐,但是因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指導,各企業數字化轉型路線不一、差異較大,不利于在行業內推廣應用。
周金波表示,數字化轉型能力有待提升。水泥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放緩導致數字化改造需求降低、項目減少,數字化服務企業效益無法得到穩定支撐,研發投入不足,制約了水泥行業數字化技術迭代升級和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為推進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周金波建議,加強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傾斜。鼓勵企業圍繞關鍵業務環節實施數字化改造,上級主管部門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投入規模和數字化水平予以認定后,通過專項資金、補貼政策、財稅金融等方式,或者考慮數字化建設投入參照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加速水泥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建立健全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準體系。以《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及《建材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為指導,結合水泥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深入開展標準頂層設計,重點在智能裝備、智能賦能技術、智能服務等領域,加快關鍵技術標準制修訂工作,促進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健康發展。”周金波建議。
此外,鼓勵水泥企業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鼓勵頭部企業先行先試,探索基于產品的增值服務和基于需求的服務,推進服務化延伸,由傳統制造業向“制造+服務”轉型,大型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推動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提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