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精髓要義,成為2024年全國兩會,不少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是現有生產力的躍升,是對傳統粗放型發展路徑的一種超越。“我們要聚焦打造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企業,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表示,山東能源集團作為山東省屬重點骨干企業,近年來已建成5個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將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圍繞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領域增加投資,在煤炭產業建設一批安全、高效、智能、綠色“四型礦井”,增加風光氫儲等清潔能源供給,高質量建設渤中海上風電場等新能源項目,提高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李偉建議,要深刻認清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
新型工業化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化,它是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以提高產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培育新質生產力為重點的工業化進程。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也是我國推動和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和主體。總的來看,我國經濟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正當其時,必須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是應對復雜嚴峻形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關鍵任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李偉坦言。
李偉建議,要系統把握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
一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共同內核。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二是以高質量發展為價值導向。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型工業化是打造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新質生產力是對傳統粗放型發展路徑的一種超越。三是以創新驅動力為關鍵引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內驅力,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四是以產業新質態為培塑重點。新型工業化強調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新質生產力應更加注重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育和發展。
李偉建議,應精準明晰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的實現路徑。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轉方式調結構是首要前提,內部改革是活力之源,數據是關鍵要素,人才是重要支撐。山東能源集團要在以新型工業化打造新質生產力上有所作為,將在轉變發展方式、深化內部改革、強化數據賦能、夯實人才支撐上下功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