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國務院多次作出明確部署,特別是2023年中央推進了新一輪知識產權機構改革,審議出臺了專利法實施細則等政策法規,打出了一套知識產權領域的“組合拳”,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
一是2023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高到了82分,創歷史新高。二是2023年國外申請人在我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了90萬件,同比增長4.9%。2023年國外申請人在我國有效商標注冊量突破了210萬件,同比增長3.4%,充分說明外國企業對我國市場的高度重視,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充滿信心。三是2023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顯示,我國進入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達到了24個,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同時,在2023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開展的全球創新獎評選中,全世界一共有7家企業獲獎,我國占了兩家,躍居全球各國之首。而且,兩家獲獎企業都是民營科技型企業,充分彰顯了我國企業蓬勃創新活力。
申長雨表示,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起與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定期聽取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意見建議和具體訴求,幫助他們及時解決知識產權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堅持做到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出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整體效能。二是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全面實施新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加快推動商標法新一輪修改。同時,探索建立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三是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持續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創新審查模式、優化審查流程,幫助企業在專利、商標方面更好獲權,提高授權的及時性和權利的穩定性。四是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機制。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數量布局,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維權渠道,助力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印發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申長雨認為,加強專利轉化運用,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底,我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已經突破了400萬件,對這些專利轉化運用中央高度重視,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出臺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落實。在部委層面,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了部際間推進機制,共同推動專利轉化運用;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內成立了工作專班,全力推進這項工作;各個地方制定了相應配套政策,可以說是多部門協同“高效辦成一件事”,取得了積極成效。比如,2023年我國技術合同成交額有較快增長,包含了不少專利技術。
申長雨表示,2024年是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的關鍵一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首先,加快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形成可轉化的專利庫,通過分層分類管理,加強與企業精準對接,做好精準推送。第二,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切實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利轉化難,廣大中小企業技術獲取難問題,培育更多依靠專利技術成長起來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第三,全面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推進“一對多”開放許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專利轉化效率。第四,進一步提高專利質量,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根據后端專利轉化效果,優化前端專利申請政策和專利審查政策,建立一個工作閉環,形成一個反饋機制,不斷夯實專利轉化質量基礎。(孟凡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