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掛職干部報告會。報告會旨在總結交流工信部3年來干部掛職鍛煉的工作經驗,全面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干部掛職鍛煉工作,激勵年輕干部在基層實踐中鍛煉成長、建功立業,同時動員機關全體干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確保全年工作任務順利完成。報告會上,部分掛職干部作了匯報發言。本版現刊發6名掛職干部的掛職鍛煉經驗和體會,敬請關注。
金 鑫:“在干中學”和“在學中干” 本報記者 陳祎淼
2009年8月6日,金鑫同志赴四川支援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掛職四川省經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在兩年的掛職時間里,奮發有為,不辱使命;開拓視野,增長才干;感悟人生,錘煉黨性;增進了對地方的理解,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
掛職期間,他最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作為掛職干部應當如何在不長的時間里奮發有為不負重托呢?兩年的掛職鍛煉,讓他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到工作切入點:
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有見地的工作思路。兩年的時間里,金鑫先后到全省21個市州的90多個縣區調研,組織撰寫了《四川災區工業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研究》等6篇共計100頁的專題調研報告,提出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贊成和相關地方及企業的響應,對相關產業和領域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助推作用。
開拓進取,抓開創性工作。金鑫接手技術創新工作后,通過調研發現,四川工業設計水平與沿海存在較大差距,缺乏政府層面的政策引導和推動,組織起草了調研報告和《關于加快四川省工業設計發展的指導意見》,與十幾個省級部門反復溝通協調,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支持,建立了資金渠道,召開了全省推進工作大會,開創了新的工作局面。
迎難而上,不畏懼抓難度大的工作。四川汽車產業發展“散、亂、小”問題突出,2008年20多家汽車企業總產量才20多萬輛,四川省經信委對汽車產業的管理較弱,缺乏有效指導。
金鑫接管時明顯感受到行業管理處的同志們缺乏信心,存在畏難情緒。他給大家鼓氣加油,組織對全國和全球的汽車產業發展狀況與趨勢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四川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制定了發展規劃,在全省汽車重點企業中開展宣傳,統一認識,通過招大引強、合作發展的途徑加速汽車產業發展。目前已有4家四川汽車企業與國內外知名廠家洽談合作重組,其中兩家已完成重組,另外兩家也取得積極進展。四川汽車產業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直面問題,抓好機制建設。金鑫分管產業園區工作期間遇到審計部門對園區資金安排項目的專項審計,發現了項目單位在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大量問題,四川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十分嚴厲。金鑫認真分析后發現,毛病出在基層,但根子在政策導向問題上,為此,他在對違規單位進行嚴肅處理的同時,研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調整政策導向,使資金投向更加合理,從機制上解決問題。
兩年的掛職鍛煉期間,金鑫深刻體會到,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必須深入基層接地氣,了解實際掌實情,要多方位、多渠道、多層次的占有材料;既要聽正面的意見,也要聽反對的聲音;要善于理性思考認識規律,也要善于運用規律指導實踐。在遇到問題時,不逃避責任,不回避問題,正確面對,主動采取措施,才是解決問題的積極辦法。
兩年的掛職鍛煉,讓金鑫獲益良多。雖然級別沒有變化,但到新環境、新領域,以新角色開展工作,對知識面要求更寬,對理論和政策水平的要求更高。在基層,遇到突發事件的幾率增多,可以鍛煉干部的應急應變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對掛職干部來說,許多工作領域是全新的,非常具有挑戰性,可以拓寬視野,拓展工作思路,增強統籌協調能力,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可以加快干部的成長。
曹 鋼:抓住一切機會深入基層調研
本報記者 司建楠
曹鋼同志自2010年5月12日到云南省工信委掛職以來,無論在學習和工作方面,還是在作風和生活方面都

收獲頗豐。
期間,他給自己的定位是:學習當地文件政策,干部群眾優良作風、工作思想和方法;抓住一切機會深入基層調研;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工作,幫忙不添亂,努力完成好各項交辦的任務。在實際工作中,他嚴格遵循著自己的原則。在學習方面,他向云南省工信委和地方有關部門同志學習好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根據學習的階段性認識和思考,撰寫了“抓住機遇,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的思考認識,并在工信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會上作了發言。期間,他抓住參加調研的機會,充分了解掌握最基層、最真實的情況,并深入思考分析,針對當地的經濟轉型及節能減排等工作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
在工作方面,他認真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好委里交辦的每項工作;抓住完成每項工作的機會學習了解相關領域,調研相關情況,積累背景素材;多建聯系渠道,擴大聯系網絡,多儲工作資源;增強面上工作溝通協調的能力。
期間的具體工作主要有:配合省人大財經委對工信委2010年部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督察工作,認真如實匯報,陪同實地督察;按照省政府辦公廳的緊急要求到工信部有關部門就國務院關于云南“橋頭堡”建設文件征求意見稿進行具體溝通協調;配合工信部云南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建設工作調研組組織有關企業座談,并陪同調研組到有關地區、企業實地調研,提出有關建議;參與省國防科工局機構改革和地方軍工大集團組建等有關工作;充分發揮與工信部聯系溝通協調無障礙的有利條件參與省部就“橋頭堡”建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協商、起草、修訂、補充和完善工作,以及部有關領導、部司局有關領導就此的調研安排;對省申報工信部的技改項目、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項目在申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部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爭取理解和支持,力爭項目盡可能順利通過審查核準;為落實“橋頭堡”建設提出的充分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展云南通勤航空和其他通用航空的要求,按照委領導的安排,牽頭負責云南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工作并擔任工作組長,目前正與北航合作進行規劃編制等前期工作,等等。
在廉政、作風和生活方面,他嚴格遵紀守法,經常對照檢查,自省自警自立,廉潔從政,嚴格要求,沒有出現違反黨紀和規章制度的行為。增強了環境適應能力,完全融入到當地的生活。和基層廣交朋友,虛心向他們學習,充分尊重他們及其風俗習慣,盡最大可能的發揮互補優勢。始終做到待人謙和,為人真誠,團結互助。
針對干部掛職工作,他還建設性地提出了如下建議:一是在掛職前和掛職期間進行必要的崗前、崗中培訓縮短進入角色的時間,提高適應地方工作的能力;二是為保證掛職干部順利完成掛職任務,應在掛職前安排掛職干部特別是到高海拔等生活環境變化較大地區掛職的干部進行掛前體檢;三是對掛職干部安排具體工作應視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盡量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
圖為工信部掛職干部報告會會議現場。(本報記者 王振生 攝影)
唐子才:武威市重點發展工業是可行的 本報記者 司建楠
唐子才同志于2011年4月赴甘肅武威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掛職鍛煉,掛任工信委副主任、黨委委員、兼武威新能源裝備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2011年12月,任武威市工信委主任、黨委書記。
掛職期間,他認真調研,赴武威市下轄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以及武威新能源裝備園區等,了解武威市工業發展、信息化建設等情況,調研并參與工業園區建設發展工作,認真向周邊同志學習,了解基層工作方法。在此過程中,對武威市基礎情況、經濟發展、優勢行業等特點以及基層工作方式、方法有了進一步了解,為開展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礎。
去年4~12月期間,他主要負責武威市信息化與能源工業工作。期間,在工作思路上以建立市信息化工作機制為重點,以企業信息化示范試點為突破口,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主要工作包括:開展武威市工業企業信息化調研摸底工作,建立市工業企業信息化基礎數據庫,建立市信息化領導小組、兩化融合領導小組、兩化融合專家咨詢組等機制,開展市級首批兩化融合企業調研、征集、評選工作,開展市工信系統網站建設工作,與武威市電信公司協同開展“數字企業”建設工作,開展市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網站建設工作,建立市政務和軍用通信光纜保護工作機制等。同時,積極利用國家支持,開展武威市農村溫室大棚物聯網建設工作,配合開展部人事司、中小司、集成電路與軟件促進中心領導來武威考察及CSIP武威工業園區中小企業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
在能源裝備工作方面,組織武威企業參加了第四屆西北裝備工業博覽會,組織武威企業代表甘肅省參加了中小企業博覽會,開展武威市汽車天然氣改裝資質審定和管理,處理天然氣汽車司機上訪事件,協調開展西班牙北方電力公司來武威投資建廠,赴大連與星火公司洽談項目引進,開展上海漢新能源公司在天祝投資建廠工作等。
自去年12月6日起,他開始全面主持工信委黨政工作。期間,他通過了解全委工作情況及職工動態,召開干部職工大會,以及為武威中小企業技改項目爭取資金支持,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等,全面推進了該市工業經濟工作的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掛職鍛煉,他對武威市的經濟發展和干部掛職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他認為,甘肅省整體在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方面較為落后,而武威市在甘肅省各市州發展中排名靠后,在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方面任務極為艱巨。武威是傳統的農業市,由于近年來缺水嚴重,已經不適合繼續大力發展農業。武威工業基礎薄弱,資金缺乏,資源匱乏,在這種情況下要發展工業,只有依靠外來企業投資。武威優勢在于其交通便利,并具有豐富的風力和光電資源,擁有廣袤的土地資源。從近兩年武威發展來看,將工業確定為武威發展重點是可行和可取之路。
同時,武威作為一個極為欠發達的地區,對工業項目和資金有著超過一般地區的渴求。為此,他建議,工信部的司局領導能夠給予武威發展更進一步的指導、支持和幫助。
余 薇:快速找到工作切入點是關鍵 本報記者 陳祎淼
“快速找到工作切入點是做好掛職工作的關鍵。”這是余薇掛職一年收獲的最大心得。
余薇同志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到吉林省遼源市掛職任市長助理,鍛煉一年。掛職鍛煉期間,她加強學習,深入調研,主動工作,勤政廉潔,努力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服務,較好的完成了各項任務。
掛職鍛煉期間,她加強學習,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根據遼源市領導的安排,她協助市長分管城鎮化工作。為了能勝任工作,她先從學習地方經濟發展史、統計年鑒和省、市“十二五”規劃發展思路、省、市領導講話等相關資料開始,盡可能多的了解省情、市情;另外加強政策理論學習,學習和了解城鎮化的相關理論政策,查閱大量文件資料。最后她結合遼源市的具體情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從“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產業支撐、強鎮擴權、示范先行”等方面,推進遼源市城鎮化工作的相關建議。與此同時,余薇又深入遼源市十二個重點鄉鎮調查研究,并結合自己對城鎮化的學習體會,以及對國家產業政策和工業化與城鎮化的理解,提出了《建設具有遼源特色的城鎮化的思考》,提出城鎮化發展要與工業化發展相協調等觀點,得到了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在遼源掛職期間,她務求實效,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為“十二五”規劃獻計獻策;利用自己業務專長,服務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積極主動為企業服務。
結束了一年的掛職生活,余薇有兩點心得與各位“掛友”分享:一是傾心融入,快速找到工作切入點是做好掛職工作的關鍵。對于掛職干部來講,由于掛職時間很短,只有全身心地融入新環境、新集體、新崗位,消除局外人思想,以主人翁精神,積極主動利用自己的業務專長和優勢為企業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才能快速的發現和找到工作的切入點,以點帶面促進工作全面開展。二是掛職掛心,全心全意,不走過場。掛職鍛煉不能有掛掛、看看,走走過場的思想。掛職,更要掛心,要全心全意地為掛職所在地的經濟發展努力工作,真心付出,才會有所收獲。
一年的掛職鍛煉,雖然時間很短,但余薇收獲豐厚。一是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通過一年的掛職鍛煉,拓寬了余薇的知識面,除了對國家的產業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外,還增加了對國家的金融、稅收、土地、水利、農業以及民生等相關領域的政策了解。二是加深了對地方工作的理解,增強了把握宏觀政策的能力。在地方政府工作,既要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政府的方針政策,更要結合省情、市情,創造性地加以落實,否則就很難取得成效。三是增進了與遼源人民的感情。
有人講掛職一陣子,感情一輩子,余薇非常認同。一年的掛職鍛煉,讓她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開闊了思路,交流了感情,收獲了友誼。
楊晶晶:從“門外漢”到“石化人”
本報記者 宋斌斌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楊晶晶在中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生產部掛職鍛煉。兩年時間里,她認真學習石化生產工藝、原油采購和市場銷售等情況,全面了解行業發展狀況,逐漸從石化行業的“門外漢”變成了一個“石化人”,進而透過石化行業把握整個工業行業的運行態勢。
掛職第一年,在抓緊時間加強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的同時,楊晶晶還積極思考,不斷總結,為更好地制定政策提供指導。
掛職之前,她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綜合處承擔WTO事務性工作,主要參與多邊、雙邊談判,其中重點涉及到石化產品的敏感性和關稅降稅問題。通過在天津石化的學習鍛煉,楊晶晶開始認真思考中國-海合會簽署的自貿區協議可能對我國石化行業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為盡快適應掛職工作,楊晶晶虛心請教,團結同志。在天津石化,生產部承擔著重要的生產調度和組織協調職責,工作面廣,任務繁重,必須始終保持認真嚴謹、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她不僅積極參加定期召開的生產調度會,認真研究發現的問題,而且虛心向生產一線的員工請教,以期盡快適應和熟悉環境。
2011年,是楊晶晶在天津石化掛職鍛煉的第二年。這一年,她不僅全面掌握了公司的生產裝置運行,了解原油采購和市場銷售相關情況,而且注重整體把握石化行業的發展,不斷加深認識理解。
針對公司去年新增的聚醚裝置和中沙公司的苯酚丙酮裝置,楊晶晶和生產部的同事冒著酷暑,深入到生產一線,向技術人員請教,了解工藝技術。
此外,她還積極協助做好能源統計和節能項目管理工作。楊晶晶掛職的生產部能源管理科,主要協助負責能源統計和節能項目管理。通過研讀《天津能源統計實用手冊》、天津石化的能源統計報表和每月的節能工作報告,她逐漸了解了企業的能源消耗情況,并從微觀層面認識了節能工作的重要性和實效性。
為了整體把握石化行業的生產情況,楊晶晶還積極參加行業調研活動。去年9月份,她參加了中石化集團總部組織的赴廣州調研活動,相繼到深圳、東莞、佛山走訪港資、民營、國營等不同類型的企業,掌握了許多石化下游企業的發展情況,聽到了來自市場的真實聲音。
回顧兩年來在天津石化的點點滴滴,楊晶晶認為自己收獲很大,感受很深。深入企業,深入地方,從不同角度、不同崗位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從局部微觀視角審視國家的宏觀政策,將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幫助。更為重要的是,在最短的時間里從石化的“門外漢”變成一個“石化人”,使得楊晶晶能夠通過石化行業理解把握工業行業的整體運行,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進而快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傅建奇:既當“客人”又當“主人” 本報記者 宋斌斌
2010年12月,傅建奇參加了中組部、團中央第11批“博士西部服務團”赴內蒙古掛職鍛煉,掛任包頭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先后協助分管生產、稀土、工程基建、對外合作、節能減排和戰略規劃等工作。
在傅建奇看來,在包鋼,他既是“客人”又是“主人”,緊張而充實的掛職生活,將成為自己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
到崗后,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從中央國家機關到基層企業單位的身份轉變,從政府宏觀決策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工作轉變。掛職期間,他在吃透中央大政方針,了解區情企情,不斷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時,抓緊一切機會到生產一線實地調研,向群眾和實踐學習。
在業務工作中,傅建奇既當“客人”又當“主人”。在工作中,多請教、多學習、多交流,謙虛謹慎;與此同時,對分管工作不懈怠、不含糊,大膽主動、有為有位,特別是利用自己的各種資源,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開展和項目落實。
為協助抓好生產運行和要素保障,他每天參加生產調度會,以較快了解公司的生產運行;不斷加強生產組織,處置冬季運輸和動力供應緊張、高爐穩定順行等突發情況;根據公司提出的“降本增效”工作部署,重點推動運輸費用對標升級工作等。為加快推進稀土產業發展,他不僅對包鋼參與稀土資源整合、加快下游產業延伸、稀土產品戰略儲備、稀土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建設等進行了專題調研,而且組織起草了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試點的工作方案,參與了推進稀土產業專項基金的設立事宜,并且積極參加全國稀土出口工作會、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籌備會、稀土產業論壇等活動。
掛職期間,傅建奇還努力推進項目建設和對外合作。為推動與重點企業的戰略合作,他參與了公司與廣晟有色的合作商談,以加強資源整合和下游應用開發;推動了包鋼與徐工集團機械工程用鋼在裝備制造領域的合作。此外,他還著力加強資本運作和資本層面合作,陸續邀請了建行亞洲分行、IBM公司國企事業部、建行建信信托等來到包鋼進行項目、資金合作對接,并且協調聯系國開行等金融機構,推動稀土產業投資基金籌設有關工作。
回顧過去近一年的生活,他感覺自己就像一朵鋼花一樣融化到包鋼這個大熔爐中。談及下階段的工作打算,傅建奇表示,“十二五”期間,包鋼將致力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家過千億元企業,自己倍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將繼續高標準、嚴要求,以一種時不我待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好各項工作,在思想上緊張起來,在行動上加快起來,在抓落實上更加堅決起來,以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務實的工作,投入到包鋼的發展改革事業中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