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草原,春意復蘇;三月的博鰲,潮平海闊,博鰲亞洲論壇再度開啟,草原乳香再次飄溢南海之濱。伊利集團六度受邀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以品質為基,展創新實力。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主題為“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面對日益復雜的全球局勢,參會代表深入交流、各抒己見,于變局之中共商共議,在新起點上共促發展。
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增強企業創新性
在此次論壇上,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同與會嘉賓,針對“增強企業創新性”這一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劉春喜表示:“伊利勇于接受市場的挑戰,通過創新,不斷實現行業的技術引領,搶占全球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為奶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伊利也緊握時代發展的機遇,通過創新,創造價值,開發出成分更營養、品類更多樣的食品,讓世界共享健康”。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在“增強企業創新性”分論壇上發言
掌握核心技術,激活創新“存量”
劉春喜表示,伊利是一個“創新性非常強”的企業。從一家街道小廠,到如今能位居全球乳業5強,連續10年蟬聯亞洲乳業第一,離不開創新驅動。通過“創新”,伊利實現了企業自身的成長與強大,為消費者創造了更多的營養價值,也帶領全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前,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科技創新成為各行各業穩固發展、迎難而上的堅定選擇。伊利始終堅持和推動創新戰略,應對挑戰把握機遇。伊利的創新,是直面消費者需求的創新,通過不斷突破瓶頸、掌握核心技術,為消費者提供營養:研發出的濃縮乳清蛋白制備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為維護嬰配粉供應鏈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開發的益生菌新型遞送技術,有效降低了益生菌在加工過程和胃腸道消化過程中的損失,取得國際領先的水平;首創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將常溫純牛奶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90%以上……這些技術成果,為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增添動能,激活創新“存量”。
深化產業協同,優化創新“變量”
伊利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旨在解決全產業鏈技術瓶頸,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而產出的一系列成果和技術突破,都離不開平臺的打造和產業的協同創新。目前在國內,伊利已經建立了三級研發平臺,共同構建了伊利的技術主體;也陸續在歐洲、大洋洲、東南亞等地打造了15個創新中心,建立起全球領先的創新體系。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
而在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里,伊利作為重要合作方和參與方,聯合其他共建單位開展高水平協同創新,通過與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這些科技創新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更可以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目前,伊利聯合其他共建單位致力圍繞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鏈布局,形成了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實體網絡,為行業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術創新服務和系統化解決方案,為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提供支撐,不斷攻克一個個困擾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搶占全球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樞紐,優化創新“變量”。
推動數智轉型,提振創新“增量”
全鏈數智化,是讓傳統產業擺脫傳統增長路徑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伊利在業內率先啟動數字化戰略,將數字化能力嵌入全產業鏈。
目前,伊利將數智化升級貫穿于全產業鏈各個環節中。在上游,伊利打造“智慧牧場”,奶牛們活動量、產奶量、睡眠情況等數據在數字終端一目了然。在中游,伊利建設“智能工廠”,通過深度運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自動化生產線的高效運轉。在下游,伊利推動“全域、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費者數智化運營。目前,伊利搭建覆蓋400多個數據源的大數據雷達,開發智能洞察系統,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消費者洞察方式,平均用3.5天就可以完成市場洞察,讓伊利成為消費者的“知心人”,消費者有所心動,伊利就有所行動,不斷打造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的健康產品;還能實現與1.5億消費者在線協同共同創新。伊利通過數智化應用提高運營效率,促進業務發展、提振創新“增量”。
“不創新,無未來”。當前,我國正通過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機遇,伊利也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持續推動全產業鏈走向更創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向“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不斷前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