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3月30日,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以“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為主題的2024(第十五屆)鋼鐵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夏農認為,我國鋼鐵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擴大內需,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堅持高水平開放,持續推動鋼鐵行業國際化進程。他說,2023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雖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但在國家有關政策的引導支持下,我國鋼鐵企業積極努力,不斷適應市場,主動對接需求、調整品種結構、加強對標挖潛,生產經營整體保持平穩態勢,為國民經濟持續回升、實現工業穩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聚焦新型工業化重點任務,我國鋼鐵行業要全面落實《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堅持優化供給和擴大需求相結合,核心是要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鋼鐵行業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化解過剩產能,特別是全面取締了“地條鋼”,鋼鐵行業發展面貌煥然一新,取得了顯著成效。“這十年是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史上成效最顯著的十年,行業發展韌性顯著增強,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處長文剛表示。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鋼鐵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我國鋼鐵行業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最根本的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落腳點在于實施創新驅動,實現鋼鐵產品“質優”,即以產品結構調整為重點打造“先進生產力”,以提高生產效率、綠色低碳發展為核心的設備更新、工藝升級,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副會長兼首席質量官工作委員會主任、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原一級巡視員馮新南認為,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國鋼鐵行業如何把握好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已成為亟需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
事實上,隨著我國裝備制造升級、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下游用鋼行業綠色發展的不斷推進,“高強化、綠色化、低碳化”成為鋼材升級的主要方向,優特鋼材重點關注汽車、機械裝備、海洋工程、能源電力、航空航天、軍工等重點領域及未來發展前沿領域的需求。我國鋼鐵產業仍將在較長時期內是國家宏觀調控和政策措施的重點對象,在行業深度調整期必定有一部分企業面臨退出。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綜合規劃處副處長(主持工作)高升向記者表示,能夠長期生存并且發展前景好的鋼鐵企業,必定有“產品優勢突出、生產經營成本低、企業運轉高效、產業鏈掌控力強、技術和管理創新能力強”中2個以上的優秀特征。
據介紹,2023年以來,我國鋼鐵企業面對諸多困難與挑戰,不斷適應市場,主動對接需求、調整品種結構、加強對標挖潛,生產經營整體保持平穩態勢。與此同時,我國鋼鐵企業節能環保投資加大,超低排放改造進程加快,行業環保水平持續提升,綠色轉型內生動力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中國工業報記者注意到,我國鋼鐵企業節能環保投資加大,超低排放改造進程加快,行業環保水平持續提升,綠色轉型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世界鋼鐵協會副總干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鐘紹良認為,鋼鐵企業發展的永恒話題是大型化、專業化,目前中國鋼鐵企業的“美學”發生了變化,已經由以前的“做大”發展到現在的“做強”,即由過去的以“大”為美、以“多”為美轉變為現在的以“精”為美、以“盈”為美、以“責”為美、以“綠”為美。(孟凡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