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山東法院電子訴訟服務網消息,邦德激光在濟南市人民法院對宏石激光提起訴訟,訴訟標的額1.2億元,原因系宏石激光非法聘用并利用原邦德激光人員盜竊侵犯邦德激光商業秘密進行不正當競爭。”
此事件或將對正在IPO關鍵期的宏石激光造成一定影響,這也提醒各行業從業者們,要以合法合規方式參與競爭,切勿觸犯法律底線。
中國激光行業這兩年得到了飛速發展,經過了過去的黃金10年,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激光產業鏈布局,并掌握了諸多核心技術,成為名副其實的激光制造大國。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總體穩中向好,市場銷售收入達到910億元,同比增長5.6%。從成長趨勢來看,中國激光設備產業展現出一定的增長活力,其中高功率激光切割、手持激光焊接、新能源激光設備等成為主要推動因素。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種全球優勢產業,已然成為“內卷之王”的架勢。
同行競爭亂象叢生,讓本該以產品和技術爭高下的激光產業競爭生態,演變成了抄襲、剽竊、非法挖人。長此以往,有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立身不正,違法巧取,短期可令部分企業賺的盆滿缽滿,其長期來看損害的是中國企業的集體利益,更損害的是“中國品牌”。
對于惡性競爭、違法侵權行為,一方面有關部門必須對亂象重拳出擊,向違法違規企業“亮劍”,營造理性良好的競爭環境,從而助力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自律,將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競爭力和品牌認知度上。
近年來,中國激光設備持續創新迭代,受到全球消費者認可,國產激光設備尤其是激光切割機市場滲透率穩步提升。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格局重塑,我國激光行業正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在此背景下,中國激光更應當搶抓機遇,攜手提升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而不是“劣幣驅逐良幣”。只有這樣,中國激光行業才能駛上發展的快車道,品牌強國建設的步伐才能越邁越堅實。(文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