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次出臺的意見共9個部分,是資本市場第三個“國九條”。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12日就貫徹落實該意見接受記者專訪。
又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出臺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
與前兩個“國九條”相比,本次出臺的意見主要有這么幾個特點:一是充分體現資本市場的政治性、人民性。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對資本市場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二是充分體現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要堅持穩為基調,強本強基,嚴監嚴管,以資本市場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三是充分體現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特別是針對去年8月以來股市波動暴露出的制度機制、監管執法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及時補短板、強弱項,回應投資者關切,推動解決資本市場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加快建設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意見設定的資本市場發展目標層層遞進
新“國九條”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中心,錨定金融強國建設這一奮斗目標,分階段提出了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從投資者保護、上市公司質量、行業機構發展、監管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等方面,勾畫了發展藍圖。我們理解,這一系列發展目標是系統全面的,也是層層遞進的,必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不動搖,尊重規律、尊重規則,一步一個腳印抓落實,久久為功,堅定不移把藍圖變成現實。
意見落實將形成“1+N”政策體系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適應性、包容性,促進資本形成,更好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等創新,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當前,我們正在結合開展資本市場改革綜合評估,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研究完善相關制度規則,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等重要制度改革持續深化。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有效治理
新“國九條”對其中很多重點內容都做了安排。比如,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既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個“基本盤”,又著眼于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的政策環境,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分類作出部署。再比如,意見強調加強法治,圍繞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完善行政、刑事、民事立體化追責體系,提出了不少硬措施。我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抓下去,資本市場一定會更加海晏河清。還比如,意見對深化央地和部際協調聯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各方面的工作協同,促進形成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打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監管鐵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