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篆刻藝術的種子在校園生根發芽,4月16日至5月7日,中國印學博物館“印之愛”篆刻藝術宣教系列活動走進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此次活動涵蓋展覽、講座、書法篆刻教學互動、圖書捐贈等多項內容,可以進一步讓全校師生領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髓。
4月16日下午3時,活動啟動儀式在學校圖書館二樓展廳舉行。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印學博物館館長喬中石,西泠印社社員、泰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倪和軍,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董事長周萍婉、黨委書記范玉寶出席開幕儀式。黨委委員、學生工作處處長王偉主持開幕式。
范玉寶在致辭中指出,西泠印社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化藝術團體。在西泠印社的支持下,我校有幸與中國印學博物館牽手,共同促成了此次百廿西泠、薪火相傳“印之愛”篆刻藝術宣教活動。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致力于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曾邀請校外文化機構成功舉辦多次有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展。相信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激發我校師生對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神韻。
喬中石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國印學博物館和西泠印社的基本情況,指出此次活動是中國印學博物館今年首個“印之愛”宣教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讓“篆刻”藝術的種子在東方學院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共同譜寫杭州與泰安,西泠與齊魯文化交流互鑒、藝術共享的新征程。
倪和軍在致辭中對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給予高度評價,稱贊此次參展作品或氣勢磅礴,或溫婉細膩,充分彰顯了藝術家們扎實的基本功底和對書法篆刻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啟動儀式上,喬中石代表中國印學博物館向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圖書館捐贈專業書籍,圖書館館長包魯接受捐贈,并向喬中石授予捐贈證書。
在現場師生的矚目下,喬中石、倪和軍、周萍婉、范玉寶共同按下啟動球,“印之愛”篆刻藝術宣教活動正式啟動。
儀式結束后,參會嘉賓和師生參觀了“百廿西泠·金石永固”西泠印社社員作品。
展覽由“文以載道”“靈隱歸來”“翰墨丹青”三部分組成,涵蓋西泠印社老、中、青三代社員作品,展出西泠印社社員書畫篆刻作品64件,書、畫、篆刻等精品作品取材豐富、風格多樣、蔚為大觀。展廳設有古代璽印展柜、篆刻以及書畫體驗區,供觀展人員親手體驗。
當談到本次活動的意義時,“印之愛”篆刻藝術宣教團隊負責人林立表示,時隔11年,西泠印社再次來到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宣傳普及中國傳統篆刻藝術,讓更多學生和老師接觸到篆刻藝術,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藝術作品里流淌著不朽的文脈,可領悟中華文明進程中不息的生命之源。本次活動以一種新穎的方式拉近了校園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距離,可以加深師生對篆刻藝術的了解,拓寬傳統文化視野,用文化傳承滋養美好的精神世界。
活動承辦單位、圖書館館長包魯表示,很榮幸西泠印社能夠進入東方學院設立展覽,這不僅是宣傳篆刻文化的一次好機會,更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東方學院圖書館將繼續利用文化展覽、趣味互動等更多方式,多元化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校園,陶冶師生的藝術情操。
在展覽現場,來自數據科學學院的學生李琛表示:作為在校大學生,很高興有機會深入接觸篆刻文化,在傾聽展品講解的過程中,對篆刻印章的發展史有了初步的了解,近距離接受篆刻藝術的熏陶,感受到其背后的歷史厚重感,激發自己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敬意。
西泠印社創立于1904年,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近年來,西泠印社在打造文化高地的同時,又兼顧群眾文化需求,持續推進篆刻非遺的推廣與普及。中國印學博物館組織發起的“印之愛”篆刻藝術宣教活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文化公益活動。(王學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