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30年前選擇深耕精細化工領域,現已成長為千億級園區,吸引一大批領軍企業、跨國公司入駐。希望園區堅持戰略定力‘鉆深井’,不斷提升創新突破能力,瞄準產業鏈做深、做透、做實,繼續探索園區鏈式發展新模式,走在全國化工園區發展前列。”4月11日,在江蘇省泰興市召開的2024年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這樣說。
泰興經濟開發區始建于1991年,是全國最早的專業性精細化工園區之一,也是江蘇省首批13家省級開發區之一。一直以來,園區堅持戰略定力“鉆深井”,開拓創新、轉型邁進,推動園區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轉變,走出了一條鏈式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如今,園區已基本形成以精細化工為支撐、新材料和健康美麗(醫藥、日化)產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保障的“1+2+X”現代化產業體系。去年,泰興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位居全國化工園區第4位,這也是其連續11年躋身全國前10強。
來自全國1200多名的化工園區、行業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和許多人一樣,對泰興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壯大忍不住發問?
成為中國化工園區“優等生”,秘訣是什么?
泰興市委書記張坤給出了答案:鏈式發展、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
堅持鏈式思維,把發力重心放在項目建設上。泰興市在推動園區產業發展上,秉承“項目為王”發展理念,深耕精細化工核心產業,針對性地開展鏈式招商、靶向招商。
張坤以園區烯烴產業發展為例,介紹了抓“鏈主”企業培育。自1995年新加坡新浦化學落戶以來,該企業已連續30多次利潤再投資,在補齊烯烴原料空白的同時,向下游烯烴復合材料延伸發展,總投資從最初3000萬美元擴大到目前近30億美元。目前,正在全力推動新浦化學新增投資30億美元的烯烴上下游一體化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建設,致力把新浦化學打造成為銷售近700億元、稅收超60億元的“航母級”企業。
在抓“鏈屬”項目招引上,堅持“缺什么就招什么,什么弱就補什么”的原則,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積極引進上下游資源,推動精細化工向新材料、醫藥日化拓展延伸,推動產業鏈往下游走、往高端走、往低排放走。在抓“鏈群”產業集聚上,構建完善了“工廠小循環、企業中循環、園區大循環”的三級循環模式。園區80%的產品“不出園”就可實現自我消耗、自給自足,形成了“搬不走、壓不垮、拆不散”的“1+2”特色產業集群。
堅持創新理念,把重心放在產創融合上。泰興市堅定不移“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孵化產業鏈”,構建完善了“平臺+基金+項目”的區域創新體系,有力促成了一批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碩果”。通過建平臺、強主體,園區各類創新平臺累計入駐項目27個,α-烯烴、陶瓷基板等一批“高精尖”項目已相繼實現產業化。培育OLED材料等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16個,其中聚芳醚項目攻克了“卡脖子”技術,入選國家強基工程。園區企業實現了從過去傳統化學品“論噸賣”到現在新材料產品“論公斤賣”“論克賣”的蝶變。
堅持綠色方向,把轉型重心放在低碳變革上。泰興市矢志推動綠色園區建設、產業低碳變革。聚力生產制造綠色化,一方面全面推廣綠色設計理念,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智改數轉網聯。聚力能源利用低碳化,聚焦“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持續推進園區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代綜合能源體系。聚力安全環保本質化,把園區本質安全、生態安全擺在重要位置,持續推進區內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現在,泰興經濟開發區獲得了一份驕人“成績單”:園區擁有“世界500強”“全球化工50強”投資企業19家,“世界單打冠軍”產品23個,產業關聯度達78%,精細化率近60%,產業規模突破千億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這樣評價泰興經濟開發區:“如此規模的園區,準確把握新舊動能轉換方向,產業布局符合未來趨勢,將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那么——
一個千億級園區,如何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園區將圍繞‘打造國際化現代產業園區、爭創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目標定位,持續提升園區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含智量,努力打造全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的示范樣板。”張坤說。
他介紹,泰興經濟開發區將在做大做強“1+2+X”現代產業體系基礎上,勇闖未來產業新賽道,謀劃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前沿新材料、零碳負碳、生物基材料、氫能、新型儲能”六個成長型未來產業,加速鍛造新質生產力。
具體而言,園區將在深耕主業做強實業、構建完善“1+2+X”現代化產業體系基礎上,堅持“現有產業未來化”和“未來技術產業化”導向,依托電子化學品、電子特氣等原料優勢及13萬噸/年的工業副產氫資源等規模優勢,因地制宜、前瞻布局成長性未來產業,并按照“一個未來產業、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專項規劃、一套扶持政策、一支產業基金”的“五個一”發展模式,加速鍛造新質生產力。
為此,園區制訂了新質生產力發展計劃,從“有什么”“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等方面,對六個成長性未來產業一一進行細致剖析與謀劃。
“對此,我們時刻保持清醒,在體量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不斷思考園區如何更好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泰興市副市長、泰興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朱為祥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先手棋,我們必須明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路徑和目標,搶抓未來發展主動權。”
據了解,泰興經濟開發區將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放大產業基金“杠桿效應”,通過以投帶引、招投聯動等方式,撬動更多“高精尖”項目落戶。園區將建強中日新材料產業園、中以合作創新園、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園等,以高能級開放平臺延攬更多國際高端產業和優質項目。同時,園區還將擦亮“服務園區、誠信園區”金字招牌,聚力“高效辦成一件事”,加強“一站式、保姆式”全過程跟蹤服務,營造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良好環境。
朱為祥說,園區將力爭“十四五”末精細化工及新材料、醫藥日化產業產值分別突破1500億元和500億元,并力爭通過5至7年時間,建成國家未來產業示范先導區。(刁麗麗 鞏欣然 韓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