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一季度北京市經濟保持回升向好勢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4月19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召開2024年一季度北京市工業和信息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濟運行處處長王德介紹,一季度工業和信息軟件業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其中,工業經濟開局起步良好、新興動能強勁、未來產業提速。
工業經濟穩健前行
一季度,北京市高質量發展邁出開年堅定一步。王德表示,北京市工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連續7個月回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9%,延續上年9月份以來恢復態勢;市場活躍度不斷提高,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5%,再次躍升景氣區間,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雙雙回升;企業信心持續提振,制造業新設企業數量穩步增長,新納統工業企業產值增速加快,制造業投資和研發投入始終保持高位增長。多要素賦能工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產業新興動能起勢強勁。新能源汽車產業駛入快車道。”王德表示,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順應產業發展大勢,持續抓好新能源汽車謀篇布局和政策引導,產業能級不斷提升,電機、電池、電控、車規級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布局持續優化,謀劃三年之久的理想和小米汽車等重大項目已成為今年本市經濟發展新的“核爆點”,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翻倍增長。
王德表示,電子信息產業迎來新機遇。受市場回暖帶動影響,消費電子頭部企業充分發揮鏈主作用,推動終端、新型顯示產業換代升級,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規模化發展,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投產,電子信息產業連續19個月企穩回升。
“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王德表示,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高技術產業投資活力迸發,增長超三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積極開辟量子、生命科學、6G等未來產業新賽道,中關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聚集區、互聯網3.0產業基地等示范區加速崛起,新型儲能、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倍增發展,規模化民營商業航天創新產業集群和“南箭北星”產業格局加速構建,全國商業航天百強企業,京企占據51席,“雙曲線二號”驗證火箭實現我國商業航天火箭首次復飛,“朱雀三號”驗證火箭完成米級垂直回收飛行試驗,向火箭重復使用技術探索邁出重要一步。
王德表示,下一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堅定發展信心,堅定創新信心,堅定開放信心,一是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產業經濟向高而攀。二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經濟向新而行。三是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產業經濟向綠轉型。
推進項目和投資有序實施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規劃處副處長鄒根紅表示,一直以來,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增強產業發展后勁、謀劃產業未來的重要手段,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更作為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鄒根紅介紹,今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軟件業投資繼續延續良好增長態勢,其中工業重點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1.7億元,同比增長19.5%,集成電路和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發力起到了重要拉動作用;信息軟件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7億元,同比增長79%,智能算力中心建設和云服務采購形成了有力支撐。
“當前,我們面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國內外發展環境日趨復雜,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產業結構發生戰略性、系統性調整的發展形勢,為了搶抓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和戰略窗口期,我們將重大項目謀劃和投資促進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鄒根紅表示。
鄒根紅表示,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計劃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以及集成電路、氫能、自動駕駛、新材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與龍頭鏈主一起,以提升產業能級和產業鏈韌性為目標,推進一批項目落地。
“將瞄準新興和未來產業,在工業母機、人形機器人、高端醫療器械、商業航天、量子信息等領域加速培育和招引一批優質企業和項目,搶占發展先機,形成規模化發展能力。”鄒根紅表示。
鄒根紅表示,將聚焦提升產業創新、中試驗證、共享加工等公共和共性能力,快速建設和引進一批高質量產業創新平臺。此外,瞄向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創業者和投資人,支持優秀企業、核心團隊、關鍵項目、重大成果、創新產品在京落地。
鄒根紅表示,為了更好推動這些工作,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還將全力做好項目落地保障:加強空間保障,已經明確了各區產業和功能定位,建立了一批新興產業園區、布局了一批標準廠房、改造了一批老舊廠房,為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的空間載體保障。加大政策支持,發布了30余項政策措施,形成了包括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系列通用政策,和針對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機器人、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細分領域專項政策的政策資源體系,突出達標即享,持續推進免申即享和局處長上直播講政策。加強融資供給,今年還準備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綠色能源等領域再設立一批基金。同時,繼續推動新興產業領域優質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有序實現上市融資。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項目謀劃走訪和服務管理,進一步擴大項目來源渠道,加強政策宣傳觸達,強化市區協同,集中協助解決重大難點問題,推進項目和投資有序實施,有效支撐和促進我市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鄒根紅表示。
多舉措助力智能制造發展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在謀劃智能制造發展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和發力方向?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智能裝備處處長李野川表示,智能制造是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綠色發展的主要抓手,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標志和內容。
李野川介紹,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一直致力于提升高精尖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接續實施了“智造100”“新智造100”工程,推動了智能制造體系化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重點產業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等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建設了超百家北京市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打造了三一重能、福田康明斯等一批智能制造標桿和世界燈塔工廠。為進一步提升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今年2月還發布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實施方案,計劃通過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和管理創新等措施,到2026年推動規上制造業企業全面實現數字化達標、新建一批智能制造標桿。
李野川表示,為落實方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重點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全面推進制造業數字化達標。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計劃到2026年底,推動本市規模以上有制造環節的企業全面實現數字化達標。重點發揮本市優質工業互聯網平臺資源集聚、服務專業的優勢,采取“評估+達標”的方式賦能平臺服務的企業改造達標;基于本市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優勢,節點運營企業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數字化達標;圍繞重點產業園區,推動在園企業數字化達標,實施園區數字化基礎設施改造升級。
第二,大力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近日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出臺了《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北京市正積極制定設備更新改造的相關措施,計劃圍繞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代、高端先進設備更新升級、推廣綠色化裝備使用、提升設備安全水平開展工作。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發布淘汰設備清單和鼓勵更新目錄,引導和支持企業進行設備更新,同時做好優質設備對接和政策資金保障。
第三,加快推動智能制造標桿打造。智能制造標桿具有模式可復制、引領產業上下游協同轉型的作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計劃到2026年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再推動高標準新建100家北京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20家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世界燈塔工廠。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本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設備更新工作,不斷擴大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的供給,綜合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和本市相關產業資金,以及銀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加強優質產品服務供需對接,讓企業智能化轉型更有力、更便捷,發展更高效、更綠色、更安全。”李野川表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