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20日,第四屆全國職工文化論壇、第二屆全國職工演唱大賽暨第五屆全國職工文化春晚海選活動啟動儀式、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第五屆職工文化節等活動舉辦。活動期間,與會者不僅欣賞了精彩紛呈的灤南縣職工文化節目,還領略了唐山市銀海食鹽有限公司鹽博物館、河北省勞模金秀敏創新工作室以及竹鹽研發工藝,并在研討職工文化精髓的思想盛宴中碰撞出智慧火花。
第四屆全國職工文化論壇,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喬東教授發起,北京市職工文化協會、灤南縣委宣傳部、灤南縣總工會、灤南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共同主辦。全國總工會宣教部原副部長王成、北京市職工文化協會會長張國林、灤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曉明等出席論壇,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9個省市的地方工會和企事業單位,分享了可圈可點的優秀經驗做法。
全國總工會宣教部原副部長王成指出,新時代下的工會工作要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結合。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如何在職工文化建設實踐中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一是大力弘揚“三種精神”,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由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構成。而勞動者又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廣大職工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三種精神”是工會組織的寶貴財富,是職工文化的核心內容。我們要積極倡導推動崇尚勞動、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加大對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的宣傳力度,講好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工匠故事,引導廣大職工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成就夢想,為勞模工匠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搭建平臺,提供舞臺,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識型、創新型的職工隊伍,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二是不斷培育造就更多大國工匠,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蓬勃的創新力。培養造就大國工匠作為職工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引導廣大職工立足崗位提能強技,聚焦前沿技術、關鍵技術、“卡脖子”技術進行鉆研攻關,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持續推進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建設,促進創新成果交流和轉化,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以技術創新為導向,組織職工開展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網上練兵以及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五小”等群眾性創新和勞動競賽活動,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蓬勃的創新力。
三是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活動,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牢固的凝聚力。開展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活動是工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以職工為中心,貼近企業、貼近生活,讓職工演演職工、勞模唱唱勞模成為主旋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地開展職工文化活動。開展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的職工演唱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攝影、視頻和書畫大賽、讀書征文等活動,探索創作帶有“工”字特征,體現“工”字內涵,彰顯“工”字精神的優秀職工運動和作品。不斷提高職工參與率和覆蓋率,把更多職工吸引進來、組織起來、活動起來,更好滿足廣大職工對文化生活的需要,為新質生產力提供牢固的凝聚力。
北京市職工文化協會會長張國林致辭表示,本次論壇選在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評劇之鄉”——灤南縣,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灤南縣不僅有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而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職工文化品牌,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職工文化成果:成功舉辦五屆職工文化節,選樹職工文化陽光使者,創作職工文化主題歌,打造職工文化Logo,組織職工文化創新成果展等。希望通過論壇促進研究、思考、探索職工文化建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新價值、新內容、新路徑。
北京城建集團戲曲國粹進企業的做法頗具亮點,榮登全國總工會思政創新案例榜首。據土木工程總承包部工會主席楊增來介紹,北京城建集團用京劇戲曲承載企業文化內涵、提升職工文化素養、凝聚職工力量。建國70周年,該集團京劇班60名學員登上央視舞臺,憑借原創的融入崗位實際的京劇新曲目內容,展現國粹文化、彰顯時代朝氣,贏得了高收視率。
中鐵二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副總經理王剛在分享經驗時說,坐落在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地成都的中鐵二院,建院70余年,在為祖國基礎設施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孕育鑄就了以“成昆精神”“南昆精神”“川藏精神”等一系列先進精神,提煉形成“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企業精神和“設計未來、創造歷史”的文化定位,培育打造以“誠信敬業、創新擔當、創先爭優、陽光向上”為主要內容的職工文化。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沈吳勇在《聚焦共同富裕提升生活品質——全力推動職工文化建設提質增效》報告中提到,通過聚焦職工生活服務關鍵“小事”、深化“六型職工之家”創建、推出“優享品質生活一件事”“潯工惠”線上服務創新工會福利發放形式等,推動實現“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形成具有南潯辨識度的職工文化品牌,不斷增進職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黨建群工部群工處處長孫紅娥表示,70余年以來,廣大煤炭、化工地質人牢記使命,充分發揮國家隊和先行軍的作用,形成了“以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三光榮”“四特別”的行業精神,涌現出諸多勞模、工匠、標兵,是總局職工文化建設成果的先進代表。總局工會工作按照“127”總體思路(堅持“一個原則”:黨對工會工作的全面領導;聚焦“兩個重點”:促進總局高質量發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實施“七項工程”:思想引領工程、技能提升工程、模范選樹工程、匯智維權工程、同圓筑夢工程、關愛助困工程、強基固本工程),建立了較完善的職工文化創建機制,其中以選優、培優、推優評優、宣傳引領“四步法”的典型標桿選樹機制尤為突出,成效良好。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廣藥集團旗下橫跨大南藥和大健康兩大板塊的王老吉藥業,堅持逆境中練內功,不斷創新創建職工文化品牌,通過強化政治引領、增強創新爭優、提升職工素質能力、豐富職工文體活動,為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何毅如是說。
上海農商銀行工會副主席李潔介紹了“以滿足職工思想成長和精神文化新期待為出發點”的經驗做法,通過組織開展“書香溢農商文化潤銀行”閱讀品牌活動,打造學習型組織、培育人文美育,充分發揮了工會“教育”職能。該活動榮獲2023年上海振興中華讀書活動暨第25屆上海讀書節的“優秀示范項目”。
此外,北京師范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曉輝分享的具有京師風范的“1133”特色服務模式,增強了教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鐵二局深圳公司項目書記馬樸亭,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工人文化宮書記、主任儲昱,分別講述了“鵬程先鋒”職工文化品牌和“職工大舞臺”“工”字職工文化品牌;山西潤洋翔宇環衛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王文云、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諸城汽車廠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冬、河北紅色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崔進軍等圍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這一職工文化建設焦點,分享了他們的先進經驗;全國人大代表、唐山萬浦熱電有限公司的張曉建勞模,則生動展現了職工文化建設致力于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具體做法。
喬東對本次論壇評價為亮點紛呈、熱點多多、焦點突出。他就張國林會長提出的“以職工文化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三個重點問題,提出三個觀點:一是職工文化建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新價值,主要包括向廣大職工群眾大力宣傳新質生產力,激發廣大職工群眾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廣大職工群眾投身新質生產力發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等。二是職工文化建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新內容,主要包括廣大職工群眾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故事、新思想、新習慣、新面貌等。三是職工文化建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新路徑,主要包括梳理職工文化的新理念體系,豐富職工文化的新活動內容,打造職工文化的新品牌形象等。
論壇由責任天下文化院院長唐淵主持,期間還舉行了全國職工文化論壇交接儀式,并啟動了由中國工業報社主辦的第二屆全國職工演唱大賽暨第五屆全國職工文化春晚海選活動。
參加啟動儀式的嘉賓有(從右到左):責任天下文化院院長唐淵、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喬東教授、北京市職工文化協會會長張國林、全國總工會宣教部原副部長王成、中國工業報社文化與設計事業部總經理鄭春蕾、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中工書店負責人王昌峰、中國工業報社文化與設計事業部項目經理左立菲、北京市職工文化協會辦公室主任趙家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