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科學前沿與河南省產業需求,前瞻布局量子、智慧創制等16家研究所,科研實體達到42家;招引優秀青年博士(博士后)500余人,人才總量快速增長;與100余家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聯合開展科研攻關、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成果轉化……作為河南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一號工程,河南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已經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發展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階段。
重建重振以來,河南省科學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2024年有哪些重點工作謀劃?4月19日,河南省科學院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在鄭州召開,會上,這些問題都有了解答。
此前已召開的兩次省科學院理事會會議,研究了省科學院章程、理事會章程等制度化、規范化文件,審定了財務決算、經費預算等重大事項,推動河南省科學院在體制機制、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河南省科學院今年要進一步提升創新能級,打造融合發展新格局,努力在‘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南省科學院院長徐紅星表示。
作為河南頂級科研創新平臺,河南省科學院首先要在“頂天立地”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據了解,河南省科學院今年將整合集聚科技創新資源,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矩陣,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服務創新高地建設。加快國家超算互聯網核心節點建設工程等項目建設,適時開展引力波天文臺等項目預研,加快墨子實驗室、黃淮實驗室建設,力爭成為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
從重建重振前期“走出去”求才引才,到現在人才主動“上門”競爭求職,河南省科學院正成為河南省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強磁場”。今年,河南省科學院將優化人才引進、梯隊培育、服務保障機制,全年力爭引育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團隊15支以上。此外,還將賦予首席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資源調度權,持續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推進學位點授權單位建設工作等。
企業家出題,科學家來答題。為加快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河南省科學院通過設立產業鏈對接服務中心、選派科技人才到重點企業擔任“科技特派員”等舉措,促進科研成果供給端與產業需求端的有效對接。今年,河南省科學院將以聚焦河南省“7+28+N”產業鏈群培育為導向,加強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取得迭代性、顛覆性、原創性科技成果,帶動提升全省科技創新水平,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