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工業是拉動用能增長的主力,其中煤炭、天然氣消費量平穩增長,汽油、煤油消費量快速增長。4月29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一季度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新型儲能發展、電網安全“三項行動”有關情況。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趙莉向記者介紹說,今年一季度,我國“迎峰度冬”保供任務圓滿完成,全國能源消費持續增長,能源供需總體平穩,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能源消費持續增長。二是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三是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四是能源科技創新和新產業發展取得成效。五是能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2023年,全國電力供應保障經受住了夏季高溫枯水、冬季寒潮冰凍等多重考驗,30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打贏了電力保供遭遇戰、攻堅戰。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張星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電力消費延續快速增長態勢,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2.34萬億千瓦時,預計度夏期間全國用電負荷還將快速增長,最高負荷同比增長超過1億千瓦,電力保供面臨著一定壓力。綜合研判,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局部地區高峰時段可能存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主要是內蒙古以及華東、華中、西南、南方區域的部分省份,如果出現極端、災害性天氣,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可能進一步加劇。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推動下,能源消費需求增速正在逐漸加快。趙莉分析,“十四五”以來,我國國內能源消費總體保持較快增長,電力等能源需求明顯快于預期,國家能源局多措并舉加大資源保障力度,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一方面,持續強化能源電力供應保障。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快煤電等支撐調節性電源建設,確保在“迎峰度夏”、度冬高峰前按預期進度投產,推動新能源發電平穩健康發展。一季度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庫存保持高位,有效滿足采暖季用能需求,全國發電裝機達到29.9億千瓦。加快電網項目建設,深挖電網跨區、區域電網內部余缺互濟潛力,督促各地利用市場化方式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推動供需兩側協同發力,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消費需求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做好能源供需動態監測和分析預警,緊盯重點時段和重點地區用能需求,密切跟蹤用電負荷、電煤、主要流域來水等情況,對于發現的苗頭性、潛在性、趨勢性問題及時分析研判,開展2024年“迎峰度夏”電力供需預警、做好工作協調,指導地方、企業提前做好準備,確保民生和重點用戶用電。“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密切跟蹤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發展趨勢,分析研判電力需求增長態勢,系統謀劃保供舉措,確保能源穩定供應與需求增長相適應。”趙莉強調。
2024年,“迎峰度夏”關鍵時期即將到來。張星告訴記者,今年是建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國家能源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常態供應有彈性、局部短時緊張有措施、極端情況應對有成效”為目標,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多措并舉,全力確保“迎峰度夏”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一是強化能源電力監測預警。密切跟蹤全國及重點地區用電、來水、電煤、機組出力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抓緊通報2024年“迎峰度夏”電力供需預警結果和“一省一策”工作建議,指導地方和企業提前做好準備。二是確保高峰時段充分發揮保供潛力。指導電網企業優化運行調度安排,深挖區域間、網間余缺互濟潛力,充分釋放各類電源和輸電通道能力,促進新型儲能有效利用。發揮容量電價考核機制,加大對機組非停和出力受阻的考核力度,確保機組能發盡發、穩發滿發。三是加快支撐性電源建設投產。按照清單管理機制推動支撐性電源項目建設投產,按月監測項目進度,按季度通報完成情況。四是指導各地做細做實工作預案。進一步優化負荷管理措施方案并精準細化執行,堅決守住不拉閘限電的底線,堅決確保民生用電。(孟凡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