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我國鋼鐵供給強于需求。“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我國鋼鐵企業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自律控產降庫存,特別是大企業要發揮區域性帶頭作用,維護市場穩定。”4月3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舉行信息發布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向記者作出上述表示。
姜維強調,自律控產降庫存是當前鋼鐵行業保效益的首要任務。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運行部主任陳玉千認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的最大問題是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原因是高產量、高成本、高庫存,因此控產是“良方”,控產是“妙藥”。
鋼鐵行業運行呈現“三高三低”局面
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我國鋼鐵行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生產總體保持穩定,品種結構不斷優化,有力支撐了下游行業轉型升級對鋼鐵產品的更高需求,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姜維向記者介紹,一季度,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小幅下降,但受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及春節后需求啟動延緩等影響,粗鋼表觀消費量降幅大于產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鋼材價格持續下行,疊加鐵礦石等原料價格易漲難跌的影響,企業利潤明顯下降,鋼鐵行業運行呈現出高產量、高成本、高庫存、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一是鋼鐵產量同比下降,消費降幅更大。二是鋼材出口同比增長,進口同比下降。三是企業庫存同比上升,達到近年同期最高。四是鋼材價格同比下降,鐵礦石價格同比上升。五是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行業效益同比下降。六是環保指標持續改善,環境績效不斷提升。
但同時,面臨市場供需出現階段性嚴重失衡、鋼材價格下跌明顯、鐵礦石價格高企等困難,我國鋼鐵行業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的難度加大。一季度,全國粗鋼產量2.57億噸,同比下降1.9%;全國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2.32億噸,同比下降4.7%。截至3月下旬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約1843萬噸,環比下降5.66%,同比增長6.8%,高于歷史同旬最高值2020年3月下旬的1807萬噸,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石3.13億噸,同比增長5.5%;進口均價為129.5美元/噸,同比增長10.6%。鋼價下降6.29%,同期進口礦價上漲10.6%,不合理的礦價嚴重侵蝕了鋼鐵行業效益。一季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總額87.08億元,同比下降47.91%;平均利潤率為0.58%,同比下降0.49個百分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3.04%,同比上升0.75個百分點。
鋼鐵行業“時”和“勢”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近兩年來,我國鋼鐵行業遇到了嚴峻挑戰,“時”和“勢”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時”來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從“勢”來看,我國形成了強大的鋼鐵生產能力,市場需求卻發生了根本性轉變。3月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認清形勢保持定力共同維護鋼鐵行業平穩有序發展》倡議書,呼吁企業堅持“以銷定產、以效定產、以現定銷”的經營原則,根據市場變化自律控產降庫存,實現供需動態匹配。4月2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開一季度部分鋼鐵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與會企業認為,以前主要是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廠房設備改造等投資來支撐,今后要靠消費和以創新為主的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來拉動。因此,我國鋼材供強需弱態勢將長期存在,要做好長期過“緊日子”準備。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唐祖君分析,沒有鋼鐵行業,不會有中國現在的樣子。沒有鋼鐵行業,中國也成不了制造業大國強國。在可預見的未來,鋼鐵材料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國大規模建設時代已過去了,進入了新型工業化時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從未來的趨勢和中央的要求看,鋼鐵行業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大有可為,只是要求更高了,任務更重了,任重道遠,既要瘦身健體,又要轉型升級。
隨著消費結構和總量的變化,我國鋼鐵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的態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唐祖君認為,我國鋼鐵賽道太擁擠了,如果沒有技術優勢也沒有成本優勢,就需要考慮換一條“賽道”。目前,鋼鐵存量已經過剩,如果再投資增量或產能置換就會“雪上加霜”。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市場調研部主任石洪衛表示,我國鋼鐵需求近年來在逐步緩慢的下行,實際上也是我國產業結構在不斷的提升。他向記者分析,國家產業結構決定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我國鋼鐵需求在下降,實際上既有總量的變化,更有結構的優化。從我國鋼鐵產品消費結構看,目前建筑業用鋼占比在回落,制造業用鋼占比在上升,這與國家產業結構和國家發展階段密切相關。
鋼鐵行業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當前,我國經濟“含金量”和發展韌性正在提高,推進新型工業化對鋼鐵的需求在很長時間里還將維持較高水平,而且要求鋼鐵質量更優、性能更高、能耗更低,我國鋼鐵行業運行態勢比較嚴峻。姜維認為,鋼鐵行業運行呈現“三高三低”特征,原因主要是供給彈性釋放過大,市場需求同比下降,企業庫存大幅增加,對上游原料價格產生支撐,對鋼材價格產生抑制。特別是隨著近期下游需求逐步恢復,市場上出現一些關于鋼價、效益前低后高的炒作,需警惕隨之而來的復產沖動導致產能過快釋放,再次造成新一輪供需失衡。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國鋼鐵行業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高端化方面,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汽車、船舶、家電等制造業和風電、光伏等新興產業用鋼需求,我國鋼鐵行業產品結構調整速度明顯加快,制造業用鋼占比從2020年的42%提高到2023年的48%,2024年初以來呈進一步上升的態勢。智能化方面,我國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走在工業領域前列,鋼鐵企業數據管理意識逐步增強,推廣工業機器人應用已成為鋼鐵行業普遍共識,智能工廠和智能集控中心正在成為新趨勢。綠色化方面,我國鋼鐵行業持續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爭取按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截至2024年4月23日共有136家鋼鐵企業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
3月份,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振了鋼材市場需求預期,預計可帶動中高端工業用鋼材消費增量約800萬噸。姜維向記者表示,下階段,我國鋼鐵行業要重點關注以下工作:一是加強自律控產,努力提升經濟效益。二是適應需求變化,調整優化品種結構。三是轉變出口模式,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四是深化對標挖潛,維護產業鏈穩定運行。“近期,我國鋼材價格止跌企穩、小幅回升,鋼鐵行業運行態勢環比向好。后期,隨著國家穩增長政策逐步發揮作用拉動鋼鐵需求以及全行業自律控產降庫存取得階段性成效,鋼鐵行業有信心進一步穩定運行、提質增效。”姜維說。(孟凡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