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韓永先
2024年年度業績報告大戲落幕,上市公司幾家歡喜幾家愁。《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頒行,疊加資本市場市場嚴監管,退市“緊箍咒”持續加碼,A股ST板塊遭遇投資者拋售,“保殼”再成行業焦點。
中國工業報不完全統計,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收官,A股ST板塊急速擴容,截至2024年5月10日,A股現存的被“披星戴帽”(ST、*ST)處理的上市公司已達176家,不僅面臨風險警示,甚至面臨著直接退市危機。
新規趨嚴ST板塊急速擴容
Wind數據端顯示,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業績報告披露期收官,ST板塊新納入名單激增。僅2024年4月23日至5月7日兩周之內,Wind數據端ST板塊指數新納入A股上市公司多達63家。
其中,ST中南(000961.SZ)、ST智知(603869.SH)、ST證通(002197.SZ)、ST長康(002435.SZ)、ST元成(603388.SH)等28家A股上市公司被風險警示,ST處理;*ST中潤(000506.SZ)、*ST中迪(000609.SZ)、*ST中程(300208.SZ)等35家上市公司被直接處以退市風險警示,*ST處理。
ST板塊主要成分股近一個月市場表現
圖片來源:Wind
中國工業報統計,截至5月10日收盤,A股市場被處以風險警示(即“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176家,其中被*ST處理的上市公司數量多達98家,被ST處理的上市公司數量達78家。
2024年以來,從1月2日易聯眾(300096.SZ)因為“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或違反規定決策程序對外提供擔保,情形嚴重”被實施ST后,至今A股市場已有106家上市公司被實施ST、*ST,其中25家上市公司是再次被ST、*ST處理。
分板塊來看,2024年以來,科創板僅有*ST導航(688282.SH)一家上榜ST板塊,創業板有17家被實施ST、*ST,其余被實施ST、*ST的上市公司均為滬深交易所主板公司。
東北證券原分析人士向中國工業報表示,ST股票即“特別處理”股票,針對的是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個股,被ST意味著存在投資風險,被*ST風險更大,股票甚至可能退市。ST板塊公司數量大增是因為新“國九條”以及配套的退市新規等資本市場嚴監管政策落地,新規則下,風險警示和退市指標趨嚴,上市公司面臨著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和市場考驗。
常態化退市警示生態各樣
2024年4月新“國九條”出臺之后,資本市場嚴監管新政持續加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退市意見》)落地,進一步嚴格了強制退市標準。
《退市意見》科學設置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適用范圍;更嚴格規范類退市,增加了連續多年內控非標意見、控制權長期無序爭奪、上市公司內控失效等情形;加大了績差公司退市力度,提高虧損公司營收退市指標,完善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
2024年4月30日年報收官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均正式發布了多項配套業務規則,再次明確嚴格退市標準,加快形成資本市場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
嚴監管常態化下,2024年以來被實施ST、*ST的上市公司呈現不同的風險問題,幾乎涵蓋了新規新增指標的各個方面。
比如,*ST高升(000971.SZ)等公司因為最近一年審計報告帶有“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等原因被警示;*ST威帝(603023.SH)等公司因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收低于1億元等因素被警示;*ST漢馬(600375.SH)等公司因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為負值被警示;*ST合泰(002217.SZ)等公司因為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均為負值等因素被警示;*ST文投(600715.SH)等公司因審計期末凈資產為負值被警示。
除財務經營資產類指標不達標被實施警示意外,退市新規下,ST公司還呈現出不同的新風險警示類型。
如ST中裝(002822.SZ)因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被處以風險警示;*ST新紡(002087.SZ)因在規定期限內未對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虛假財務會計報告進行改正被風險警示;ST鵬博士(600804.SH)因信息披露、運作存在重大缺陷被警示;ST長康(002435.SZ)因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在年度報表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等原因被警示;ST寧科(600165.SH)因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正常被持續警示。
按照此前的監管規則,因A股市場存在借殼上市、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渠道,ST板塊個股還能通過資本運作、財務平衡等手段實現“摘星脫帽”,維持在資本市場的正常掛牌,但在當前退市新政加速出清資本市場的趨勢下,不同類型的ST板塊公司均面臨著被投資者拋棄的風險。
削減“殼”資源價值ST遭恐慌拋售
“新'國九條’、《退市意見》新法規在發行、監管、退市等方面指標更為嚴格,監管維度也更加廣泛。嚴監管下,可以預期,今后A股市場中,因為財務造假、資金被占用、控股權喪失、市值不足等因素被強制退市的比例預期將大幅提升,市場整體形成加速出清的趨勢。”中銀律師事務所不愿具名的律師向中國工業報表示,退市新規的威懾力度日益加大,ST板塊公司將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經營挑戰。
近期出臺的一系列監管新規,在嚴格財務指標類、交易指標類、規范運作類、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標準的同時,更加指出要突出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要求以更嚴的證券監管執法打擊各種違法“保殼”、“炒殼”行為,著力削減“殼”資源價值。
近期,滬深交易所相關負責人均在公開場合表示,下一步將對“殼”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進行精細化監管,從嚴監管因缺乏持續經營能力進而觸及收入利潤指標被“退市風險警示”(*ST)的公司、瀕臨交易類退市指標的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嚴防違規“保殼”“炒殼”;對其他*ST、ST等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提高現場檢查覆蓋面,切實把好標的資產質量關。
從嚴監管下,此前經常出現的ST板塊“摘帽”、重組、借殼等炒作熱潮降溫明顯,近期大量ST類股票(含ST股和*ST股)遭遇了投資者的恐慌性拋售。
中國工業報統計,截至2024年5月10日,ST板塊176家上市公司有163家股價大幅下跌,僅有12家公司出現股價上漲,1家公司股價持平。
其中*ST美尚(300495.SZ)今年累積跌幅高達90.85%;*ST越博(300742.SZ)、*ST保力(300116.SZ),*ST三盛(300282.SZ)等公司累積跌幅80%~90%;*ST商城(600306.SH)等11家公司累積跌幅70%~80%;*ST易連(600836.SH)等19家公司跌幅60%~70%;*ST合泰(002217.SZ)等23家公司跌幅50%~60%。
今年以來,Wind終端數據顯示,ST板塊指數已累積下跌38.49%,板塊指數從區間1278.46點高點已降至目前的779.39點。5月10日,ST板塊指數繼續下挫,日內下跌3.28%,其中63只ST股出現跌停。
近期二級市場上,更是出現ST航高(002665.SZ)、ST柯利達(603828.SH)、ST新潮(600777.SH)等十余家ST板塊上市公司連續跌停。
開源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過去A股退市率低,催生大量“殼資源”價值,新“國九條”等政策嚴格退市標準有望從根本上完善A股生態,缺乏持續經營能力的小市值個股以及依靠“殼資源”價值支撐的微盤股壓力或將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ST板塊上市公司股價連續下跌,再次開啟板塊公司的另一個退市風險敞口,因為股價持續下跌,該板塊因為面值瀕臨退市的個股數量或將再度增加。
中國工業報統計,截至5月10日收盤,Wind終端ST板塊已有*ST洪濤(002325.SZ)等17家公司股價面值低于1元,其中*ST美尚(300495.SZ)、*ST保力(300116.SZ)面值僅分別為0.13元、0.18元;*ST商城等57家公司股價面值低于2元。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A股退市企業達到47家,其中強制退市達到44家。按照目前ST板塊的經營、管理、市值等表現,2024年A股市場被強制退市的公司數量可能還會增加。
金元證券分析師蔣瑋佳受訪時公開表示,新“國九條”推出后,資本市場整個投資邏輯核心發生了改變,ST股遭受拋售潮凸顯了市場對監管政策變化的快速響應,A股市場靠炒作ST股重組題材投機獲利的時代已遠去,上市公司只有嚴格規范自身,才能在資本市場存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