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工機械首次發布中英文版《2023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報告》,對外披露企業在綠色發展、踐行社會責任、強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實踐和成效,獲得千余家外媒報道關注。
什么是ESG?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它是一種企業除了財務報告之外的非財務報告形式,用于展示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和良好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此次,徐工發布中英雙語ESG報告獲得包括APNEWS、Yahoo!Finance、朝日新聞、Yonhap、SeekingAlpha、Finanzen.net、KyodoNews、AFPBBNews等超過1,298家媒體報道,以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日語等9種語言在海外傳播。
一、以“治理”為基
以戰略規劃為引領,徐工精準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定不移打造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模式和世界級的能力支撐,主要指標持續領跑行業。貫徹“高質量、控風險、世界級、穩增長”發展方針,落實高效治理、合規運行,著力提升公司經營質量。同時,規范信息披露,暢通投資者溝通,持續、穩定進行分紅,發布關于推動“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公告,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全面啟動智改數轉網聯一號工程,聚焦“六經六緯”藍圖,以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提升精細運營和流程管理能力。
經過一系列科學、行之有效的運營管理體系,徐工整體經營業績向上發展。2023年,徐工機械實現營業收入928.48億元,歸母凈利潤53.26億元,同比增長23.51%,扣非后凈利潤44.97億元,同比增長29.47%,收入和利潤等關鍵指標繼續保持國內行業第一。
二、以“環境”為要
作為行業內首個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規劃綱要的公司,徐工布局規劃了純電、混動、氫能技術路線和電芯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產業和充換電站基礎設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下,在新能源電動化賽道加速跑,產品成套化應用于城市建設、礦山港口、公路運輸等主流場景,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綠色解決方案;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強化資源管理和排放物管理,將綠色發展理念切實融入公司日常辦公和運營環節,安裝屋頂光伏、電動車充電樁,持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應用,貫徹綠色低碳理念。
2023年,徐工新能源使用占比19.64%,新能源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08.9%,連續兩年倍增、貢獻度近10%。低碳控排方面,2023年,徐工在環境保護領域共投入1.1億元,廢氣減排量16.6億立方米,廢水減排量8.6萬噸,領跑行業低碳發展。
▲徐工純電動裝載機產品,采用行業首創的“三電機”技術方案
在布局綠色產品的同時,徐工還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到生產以及日常運營中,推動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升級。ESG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徐工機械所屬4家子公司獲得國家認證綠色工廠,8家子公司獲得省級認證綠色工廠,24家子公司獲得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三、以“社會”為念
攜手客戶、產業鏈同盟軍們風雨同舟,持續深化交流合作,助力屬地建設,帶動各利益相關方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堅持“四個面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加大投入,聚力高端突破,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發展;堅持國際化主戰略,做強裝備制造產業、壯大實體經濟、打造世界級品牌;聚焦安全發展,堅守安全底線,以高水平的安全管理護航公司高質量發展;以員工為本,持續完善薪酬福利、培訓和晉升體系,關注員工職業健康,為員工打造溫暖的港灣;心系民生勇擔社會責任,助力民生工程建設,熱心公益志愿活動,以實際行動展現公眾公司擔當。
2023年徐工年度研發投入50.19億元,客戶滿意度達98.6%。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共贏生態。已擁有近40家海外子公司和300多家海外經銷商,產品出口至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一帶一路”沿線95%以上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徐工也在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參與公益事業。多年來,徐工持續推廣“全球責任品牌”,積極開展全球范圍內的社會公益行動。以徐工在埃塞俄比亞地區的公益為例。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計完成161口家庭水窖和20所學校凈水系統建設,解決了居民旱季用水短缺問題。
▲“非洲水窖”項目受益者
近年來,ESG理念已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作用。作為國企上市公司,徐工在ESG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未來,徐工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努力突破,深度融入ESG管理于發展戰略與日常運營,力求打造具有鮮明行業特色與徐工個性的新質生產力,為推動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信息來源:徐工集團)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