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城市的活力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自2006年上海市地區生產總值率先超過萬億元,開啟城市經濟規模萬億時代,如今全國有26座萬億之城。河南省會鄭州在2018年邁入萬億城市,2023年GDP同比增長7.4%,穩穩位居26個萬億城市增速第一席位鄭州做對了什么?2023年增速領跑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發展密碼?
科技創新賦能未來
六大千億主導產業領跑發展
2023年,鄭州智能傳感器、汽車、現代食品與加工3個集群入選全國百強產業集群,新能源專用車制造入選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如今,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醫藥、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六大千億主導產業正在科技創新賦能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安偉看來,2023年鄭州能夠交出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是因為牢牢抓住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這個牛鼻子,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安偉:招商引資,堅持從鄭州的實際出發,從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出發,我們提出來要把鄭州打造成六個之最,也就是審批最少、效率最高等六個最,來為客商創造條件。我們制定了二十條產業鏈,大大小小的產業集群我們規劃了十七個,形成了集聚效應、協同效應和共贏發展效應。
鄭州市一家客車生產企業生產的新能源客車已經馳騁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全國首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城市,鄭州早在2018年就率先采購投放23輛這家企業制造的氫燃料公交車,2019年再投入200輛,2022年到2023年又簽下200輛訂單,以實際行動支持企業為氫能源汽車市場探路。
2023年,鄭州新能源車產量達32萬輛,同比增長3.6倍。企業和城市發展相互賦能,共同“跑出加速度,確保高質量”。
5月16日,一家裝備工程企業又有四臺盾構機群下線。其中一臺直徑13.46米,長183米,總重量2900噸的鋼鐵巨龍將被用于意大利薩拉諾高速鐵路項目。
憑借著在智能化設計方面的突破,這臺即將發往意大利的盾構機賣出了與歐洲老牌盾構機企業相當的價格;更重要的是,合同中將智能化服務作為單獨一項計費,意味著客戶用真金白銀為中國創新買單。
盾構機被譽為“工程機械之王”,是衡量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水平的重大關鍵裝備。中國的盾構機產業自零起步,從跟跑到領跑,如今國際市場中七成盾構機來自中國。
今年一季度,鄭州市工業六大主導產業同比增長17.5%,占規上工業的比重超過80%,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增長19.3%、16.9%。而新興產業的發展又正在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