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機場因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引發關注。
根據草案,上海機場擬向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1050.85萬股A股限制性股票,約占公司股本總額的0.42%,其中首次授予840.68萬股,預留授予210.17萬股,授予價格為18.44元/股。激勵對象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核心骨干人員,共計不超過300人,約占公司總人數的2.31%。
在公告中上海機場稱,擬開展A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實現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核心骨干人員的中長期激勵與約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利益與公司長遠發展更緊密地結合,防止人才流失,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不過,上海機場此次股權激勵的考核方案遭到了中小股東的質疑。
按照方案,上海機場2024-2026年的業績考核目標分別為歸母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90%、125%、160%且不低于行業平均值,主業毛利率分別為不低于19%、22.5%、26%,未發生人身安全相關重大及以上事故等。
有投資者質疑,上海機場的股權激勵達成條件“設置過低”,主要原因是,經歷了三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的大額虧損后,上海機場2023年的凈利潤為9.34億元,較2019年的50.3億元下降超八成。據統計,上海機場全年凈利潤上一次低于10億元還是在2019年。有投資者甚至評論稱,“這應該叫股票贈送”。
上海機場的這一方案也被交易所關注,收到了監管工作函。對于股民的質疑上海機場有何回應?監管函具體內容是什么?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上海機場,得到的回應是“會發公告,以公告內容為準”。
數據顯示,2023年扭虧為盈的上海機場,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30.29億元,同比增長40.61%,環比下降3.1%;歸母凈利潤3.86億元,環比下降11.7%。但一季度國際+港澳臺航線游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分別為781.42萬人次/5.32萬架次,恢復至2019年的81%/89%。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公司Q1業績低于預期。Q1公司毛利率為23.5%,環比+2.0pct,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2.5%;歸母凈利率為12.7%,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25.4%,環比-1.3pct。Q1業績低于預期,或因為免稅租金合同調整影響。華泰證券指出,上海機場Q1歸母凈利潤3.86億元,弱于此前預期的5.5億元,或主要由于免稅客單價尚未明顯好轉。
當然,上海機場也在積極推進市場恢復。據最新數據,今年以來上海機場定期通航47個國家共計278個國內外通航點,共有103家航空公司在上海機場執飛航班,前4個月,上海兩場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分別累計達26.2萬架次、3989.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29.3%、53.2%,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1%、100%。
關于上海機場該股權激勵方案的后續進展,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