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說起云南,大家都會想到“四季如春,載歌載舞”,去“有風的地方”,過“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云南自古以來就有“七彩云南”“彩云之南”等詩意美稱,是美麗中國的剪影,也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縮影。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1.1萬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萬億元,發展質量持續提升。作為我國連接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的大通道,云南始終以開放的姿態,當好融通中外的橋梁紐帶。
持續做優做強特色優勢產業
云南產業特色很鮮明。產業強,才能省強民富。
王予波介紹,云南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國家戰略性有色金屬產業基地、高原特色現代生態農業基地、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綠色硅、綠色鋁、新能源電池、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2021—2023年,全省產業投資年均增長21%、工業投資年均增長20.4%,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一半以上,工業投資規模居重點行業第一位,產業正在加快轉型升級。”王予波表示。
“鞏固提升能源、有色產業。這是云南的傳統支柱產業。”王予波介紹,2023年云南省電力裝機突破1.3億千瓦,綠色能源裝機占比近90%,這一占比居全國前列,綠色能源裝機比重、綠電發電量比重分別比全國高38、55個百分點。30多年來,西電東送向廣東、上海、廣西、浙江等東部地區送電量超1.5萬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一,為東部地區減排二氧化碳超12億噸。此外,云南致力于打造國家戰略性有色金屬產業基地,貴金屬新材料的產值、綠色鋁和光伏單晶硅的產能、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的出貨量,占全國的比重都比較高,銅、錫等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均居全國前列。王予波強調,這個基本盤,不僅要守好,而且要壯大。云南將聚焦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綠色能源強省,提升有色金屬資源保障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王予波介紹,培育壯大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產業,是云南工業的“新三樣”。綠色鋁產能從2017年的168萬噸增加到633萬噸,硅光伏產業增加值連續22個月保持25%以上增長,新能源電池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突破發展,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
“云南將推動這三個產業,延伸鏈條、集群發展,把云南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綠色鋁谷’‘光伏之都’‘中國新能源電池產業重要基地’。”王予波表示。
此外,做專做精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這些都是立足云南特色資源發展起來的。比如,大家熟知的青蒿素最早就是在云南大規模提取的,2023年云南疫苗批簽發量居全國前列,銦、鉑、鍺、鈦等產業在全球都有較大影響力,高端電力設備、機械設備、數控機床等產業基礎扎實。”王予波表示,云南將依托資源優勢、產業基礎,推動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快重點技術攻關和轉化應用,切實提升產業競爭力。
王予波表示,還要做優做強高原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產業。
“這三個產業底子好、基礎牢,未來發展潛力足、空間廣,現在正處于‘由大到強’的重要關口。2023年,云南農業重點產業全產業鏈產值已經達2.5萬億元,農業投資規模連續2年保持在全國前列,旅游總收入達1.44萬億元,現代物流業總收入達8520億元。”王予波指出,云南將在招大引強、融合發展、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系統發力,實現產業發展從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
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
云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這些年,云南主動融入和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推動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王予波表示,云南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輻射帶動的能力越來越強勁。云南創新開行東連長三角、北上歐洲、南下東盟的系列國際貨運班列,運輸范圍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1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云南創新推動昆明市托管西雙版納州的磨憨鎮,共同建設國際口岸城市。統籌推進28個口岸和自貿試驗區、沿邊產業園區等建設發展,有力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
云南省副省長劉勇介紹,云南全面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強化設施聯通這個基礎,中越、中老、中緬國際大通道高速公路國內段全部建成,云南與南亞東南亞通航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中緬油氣管道安全平穩運行,建成14條跨境電力聯網通道。特別是中老鐵路開通以來,貨運開行超過1萬列,累計發送旅客3400多萬人次、貨物3900萬噸以上,依托其開行的“滬滇·瀾湄線”等國際貨運班列,貨物從上海出發只要5天就能進入東盟市場,比原來提前了10天。云南將放大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效應,加快中老泰引領示范通道建設,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緊密對接,構建立體互聯互通網絡。
“我們不斷促進貿易規則‘軟聯通’。主動融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全面對接RCEP,構建了多層次對外開放平臺體系,推動貿易投資蓬勃發展,云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貿易額,從2013年的72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258億元,2023年邊境貿易額增長51.5%、邊民互市貿易增長55.3%。”劉勇表示。云南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強與周邊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對接和協調,更好協同促進對外開放。
劉勇介紹,云南持續深化人文交流“心聯通”。與周邊8個國家建立了11個多雙邊合作機制,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締結51對國際友好城市,建設30對邊境友好村寨,在周邊國家實施了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推廣、技能培訓、助學助教等一批援助項目,受益人群超過了200多萬人,拉近了民眾心與心的距離。云南高校開齊了南亞東南亞15個語種的專業,招生和就業都非常“吃香”。
“云南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深化與周邊國家在公共衛生、綠色發展、科教人文等領域的合作,推動更多‘小而美’項目落地,助力好伙伴關系更上新臺階,親上加親。”劉勇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