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馬艷
近日,央視新聞聚焦《紡織品號稱“抗菌除臭”,效果究竟如何?》,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紡織品“抗菌除臭”推上熱搜。話題火爆的同時,也帶火了被稱作是穿在身上的“護膚品”聚乳酸,該產品不僅可生物降解,還具有卓越的天然持久的抗敏親膚天性,及透濕排汗、速干除臭、保暖阻燃等特性,備受消費者青睞。
“以聚乳酸紗蓋絲面料為例,對三大菌抗菌率均超過99%,且抑菌效果明顯,是不錯的抗菌除臭‘神器’。”作為國內率先生產高端聚乳酸長絲的品牌企業,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建國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目前市場對聚乳酸產品需求旺盛,龍福高端聚乳酸長絲訂單明顯增多,生產車間忙而有序……
品牌賦能 攜手上下游共建綠色新生態
“除了獨特的功能性外,聚乳酸的原料來自光合作用產生的可再生淀粉類原料(玉米、木薯、甘蔗等),不僅“變廢為寶”,助力鄉村振興,還健康、環保、綠色,可以通過生物降解回歸大自然,具有優異的綠色低碳特征,與傳統石化原料相比更具“碳優勢”。如與聚酯制成的T恤相比,聚乳酸T恤生產過程可減少86%碳排放。”段建國表示:“聚乳酸既能與傳統天然的棉麻毛絲混紡制成性能互補的機織、針織面料,還可與其他化學纖維如氨綸、PTT等混紡制成織物,市場應用空間巨大。”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市場推廣部主任王永生也曾表示,在正常溫度與濕度下,聚乳酸及其產品相當穩定。但在一定溫度和濕度的自然環境中,比如在沙土、淤泥和海水中,聚乳酸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為實現綠色賦能,在國家“禁塑令”推行后,龍福瞄準新商機,與朱美芳院士團隊聯合攻關,以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試驗室為依托,創新研發出了十字形、三葉型、中空型等系列吸濕排汗異形長絲30余個品種,并成功聯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了高端聚乳酸長絲-“禾源絲”的開發與量產,建立了萬噸級高端聚乳酸長絲生產基地。2021年,龍福與朱美芳院士團隊合作的“國產高品質聚乳酸及其纖維全產業鏈高值化開發與應用項目”榮獲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
“禾源絲是龍福重點打造的核心品牌,在源頭上實現多重功能性,無需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添加任何抗菌功能因子和助劑,是真正的天然、健康、綠色產品。”段建國表示,禾源絲更凸現了“四源”功能,即天然生態源、親膚護膚源、輕柔舒適源以及健康守護源。公司從原料、長絲,到下游制品全生命周期建立了完整的追溯體系和認證標準,讓每一件聚乳酸產品都有著獨一無二的“身份證”。通過合作授權,含有龍福基因的可認證的聚乳酸產品,不僅代表高品質,更是安全與健康的保證。
“今后龍福將通過品牌賦能,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共建‘朋友圈’,不斷擴大聚乳酸長絲應用空間,讓綠色走進生活,引領新消費。”段建國介紹,目前龍福已在上海成立龍創福源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設綠色纖維品牌運營中心,以“星源”和“禾源”兩大品牌為引領,前端依托龍福低碳產業園,中間對接面料商,下游對接孕嬰童裝、運動休閑、家紡用品等品牌廠家,通過品牌授權,實現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共生。
打造首條再生聚酯全產業鏈 勇做“碳”路先行者
為實現產業報國,引領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龍福從創建之初,就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融入了企業發展DNA,下決心走出一條高端化、差異化、綠色化、特色化發展之路。
為了規避同質化競爭,段建國勇敢跳出“舒適圈”,在廢舊聚酯回收再利用上加大科研投入,在他的帶領下,經歷無數次失敗和攻堅克難,終于成功研發出“利用廢舊聚酯瓶片生產再生滌綸長絲技術”。這項技術解決了100%利用廢舊聚酯瓶片生產滌綸長絲的世界性技術難題,一舉拿下8項國家專利。2007年7月7日,國內第一條以廢舊聚酯瓶片為原料的再生滌綸長絲生產線建成投產,改寫了中國只能生產廢舊聚酯瓶短纖維的歷史。
2011年,龍福與東華大學成立聯合研發中心,朱美芳教授任中心技術主任,率領技術團隊攻克了廢舊聚酯無法直接生產滌綸長絲的世界性難題,5項技術成果先后通過了省部級鑒定,填補國內空白,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取得授權發明專利13項,獲中國紡聯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10余項獎項……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先后參與4項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多項協會標準的制定,兩項產品列入科技部“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
不僅如此,龍福還不斷延伸產業鏈,建立了從廢舊聚酯瓶回收、瓶片加工、再生滌綸長絲生產和再生滌綸毛毯織造的完整產業鏈。如今,龍福每年可回收再利用廢舊聚酯瓶50億個,生產家用毛毯600萬條;每年可節約石油120萬噸,節能折合標煤170萬噸,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和“建黨100周年慶祝大會”上,公司用礦泉水瓶生產的“國旗紅”地毯,兩次鋪設到天安門廣場和觀禮臺,充分彰顯了龍福環能的品牌價值,為慶祝活動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為紡織行業綠色發展做出了龍福貢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