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報記者 張永杰
“近年來,我們把做強重點產業鏈群、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建設現代化河南的關鍵任務,作為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堅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協同發力,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聚焦‘六新’突破,深化‘五鏈’耦合,推動‘7+28+N’產業鏈群規模持續壯大,科技和產業加速融合,企業培育成效顯著,產業生態不斷優化,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近日召開的河南省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推進會議上指出。
今年3月,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關于培育建設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的通知》明確,申報對象為各地重點培育的產業鏈群,重點支持符合省“7+28+N”產業領域的產業鏈群。發展思路要圍繞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產業鏈群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要任務包括但不限于構建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健全綠色制造和綠色服務體系、新型能源替代、資源循環利用、智改數轉等。
6月11日,《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公布河南省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培育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通知》提出,全省7大產業集群,28條產業鏈,共選出67個市級重點產業鏈、104個重點園區、462家重點企業。
屆時培育對象將獲得河南省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綠色制造服務供應商、行業協會、綠色制造體系第三方機構、省內金融機構等提供的——工業節能技術、工業節能管理、碳核算、碳資產管理等專業知識公益培訓;節能診斷和能效水效對標達標等公益服務;重點用能設備節能技術服務、能量系統優化、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產品碳足跡測算分析及認證等服務;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綠色園區、綠色設計產品等綠色制造體系咨詢服務;企業開展綠色化升級改造和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支持。
《通知》要求,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培育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的重要性,加強統籌協調,結合本地區產業鏈發展現狀,制定本地區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培育計劃,積極與省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綠色制造服務供應商、行業協會、綠色制造體系第三方機構以及省內金融機構對接,持續推動重點產業鏈群綠色化轉型。各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切實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對接工作,抓住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大機遇,為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助力河南省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河南省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綠色制造服務供應商、有關行業協會以及綠色制造體系第三方機構要強化服務能力建設,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結合自身領域,開展節能降碳專業知識培訓,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助力河南省“7+28+N”重點產業鏈群綠色低碳轉型。河南省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綠色制造服務供應商、有關行業協會以及綠色制造體系第三方機構要及時總結重點產業鏈培育情況并于每季度末將總結報告紙質版(一式一份)報送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節能與綜合利用處)。
近年來,河南省滑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根據開發區能源新材料企業之間產業關聯與循環再生的特點,科學規劃建設了區中園——滑縣能源新材料循環再生工業園,實現了專業園區內能源、資源的循環再生。作為河南省綠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群培育的重點產業園區,滑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經過2年的運行,園區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園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國家級水效領跑者1家,國家能效領跑者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能效領跑者1家,省級水效領跑者1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2023年,園區利用灰渣14.76萬噸,粉煤灰33.6萬噸,廢石膏15萬噸,實現了固廢100%資源化利用,園區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同比下降7.73%,循環再生產業總產值達到49.7億元,實現稅收1.8億元,在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的同時,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同時,園區先后榮獲河南省循環再生工業園、省級綠色工業園區榮譽稱號,被生態環境部授予“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
6月15日,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李凱釗告訴記者,此次遴選培育建設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是落實全省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把綠色低碳轉型作為構建高能級產業鏈群的關鍵抓手,健全綠色制造體系和綠色服務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培育發展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做強綠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