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余娜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近年來,我國服務型制造快速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推動了制造業轉型升級。在2023年9月召開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要求。而發展服務型制造,激發傳統產業轉型活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有效路徑。
今年5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的《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正式發布,標志著服務型制造標準化工作進入全新的加速推進階段。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遼寧省,服務型制造發展已經逐漸走向深入,涌現了一批代表企業,逐漸形成了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
遼寧示范認定成績顯著
2020年6月,為推動服務型制造深入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委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提出了發展工業設計服務、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共享制造、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節能環保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等九大模式。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中堅力量,遼寧省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取得了顯著成績。
為落實文件要求,遼寧省工信廳先后制定印發了《遼寧省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推進方案(2016-2018)》《遼寧省進一步推進服務型制造發展工作方案》《遼寧省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認定管理辦法》《遼寧省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文件,將發展服務型制造寫入《遼寧省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遼寧省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進行推進,形成了引領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定落實資金獎勵政策,激發了企業開展服務型制造的積極性,組織開展了“服務型制造萬里行——走進東北、走進企業”“服務型制造萬里行——走進鞍山”和“服務型制造萬里行——走進裝備制造業”,以及“服務型制造進千企”“節能環保服務進千企”等活動,推動服務型制造在遼寧省走向深入。
2023年12月,工信部公布第五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其中,遼寧省有7個企業、3個示范平臺、2個示范平臺(共享制造類),共計12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單位,占全國7%,居全國第4位,僅次于浙江、上海、江蘇。
2017年以來,工信部共組織開展五批服務型制造示范認定工作,遼寧省共有53個單位被認定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單位,其中共享制造平臺和項目9個,與廣東并列全國第一。沈陽市2022年被評為國家服務型制造(工業設計類)示范城市。
共享制造平臺賦能特色產業
在遼寧省服務型制造發展中,已經涌現了一批典型案例。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中,由捷匠科技(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匠科技”)打造的“基于鈑金行業的共享制造平臺項目”被列為共享制造示范項目,全面賦能鈑金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直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及地方經濟的發展。
鈑金加工在制造業廣泛應用,作為典型的傳統行業,有著企業小而分散、創新能力不足、加工水平良莠不齊等通病。據悉,由捷匠科技打造的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鈑金行業共享制造平臺,是目前鈑金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共享制造示范項目。在這一平臺上,可實現鈑金加工從詢價到下單、支付,再到生產、物流、評價的全鏈條透明運營交付。目前,該平臺入駐生產制造商100余家,平臺具備訂單受理、訂單分發、圖紙分拆、工藝流程設計、原材料訂購、成品驗收和鈑金金融等功能,不僅實現了鏈接供需、促成交易,更重要的是整合行業資源,打破信息孤島,賦能企業的智能制造、精準營銷,助力鈑金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由于幾乎所有的制造業都涉及鈑金加工,這一平臺也廣泛賦能裝備制造、汽車、通訊電子、家電、造船等行業,成為服務型制造的典型代表。
對話研討即將開啟
為進一步推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總結典型經驗,推動數字化賦能特色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由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國工業報社聯合主辦,大連金普新區管理委員會、捷匠科技(大連)有限公司、大連市金州騰達金屬構件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4服務型制造(遼寧)發展大會暨共享制造平臺賦能鈑金特色產業論壇”即將于9月5日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辦。
活動議程精彩紛呈。記者獲悉,大會將重點分析最新政策和行業走向,探討服務型制造發展趨勢和路徑,交流發展經驗和焦點問題,介紹共享制造平臺建設成果,推動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共享制造擴大應用,倡議以智能制造培育傳統產業新質生產力,促進特色產業上下游對接合作,加快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金普新區管理委員會等領導,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國鍛壓協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等有關協會負責人,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高校及研究機構專家,遼寧省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各地鈑金、裝備等制造業企業代表,以及金融、物流、信息化等產業鏈有關負責人將參會交流。
會議規模預計達300人,線上參考人數或超10萬,各方的對話交流和研討將推動服務型制造在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活動主題
服務型制造賦能傳統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
二、組織機構(擬)
主辦單位: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聯合主辦: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
中國工業報社
承辦單位:
大連金普新區管理委員會
捷匠科技(大連)有限公司
大連市金州騰達金屬構件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中國鍛壓協會
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
中國產業賦能協作平臺
三、時間地點
時間:2024年9月5日
地點:大連中天溫德姆酒店(地址:遼寧省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遼河西路123號)
四、活動內容
分析最新政策和行業走向,探討服務型制造發展趨勢和路徑,交流發展經驗和焦點問題,介紹共享制造平臺建設成果,推動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共享制造擴大應用,倡議以智能制造培育傳統產業新質生產力,促進特色產業上下游對接合作,加快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五、參會人員
工業和信息化部、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金普新區管理委員會等相關領導,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國鍛壓協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等有關協會領導,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高校及研究機構專家,遼寧省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各地鈑金、裝備等制造業企業代表,金融、物流、信息化等產業鏈有關負責人。
會議規模200—300人;線上參會人數超10萬。
六、主要議題
(一)致辭
大連金普新區管理委員會領導
大連市人民政府領導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領導
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
(二)主題報告
工信部有關專精特新及共享制造政策解讀
2.服務型制造發展趨勢與路徑
3.新質生產力系統論述及實踐路徑
4.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
5.服務型制造、共享制造經驗分享
6.共享制造平臺助傳統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
7.中國鈑金行業與企業發展現狀
8.工業設計和鈑金的精彩碰撞
9.制造業投資熱點分析
10.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經驗分享
11.鈑金工業互聯網及共享制造平臺演示
(三)園區建設經驗分享(大連金普新區)
(四)簽約
共享制造平臺與入駐企業簽約
共享制造平臺與金融機構簽約
(五)圓桌論壇:與會代表交流研討、專家答疑
(六)發布鈑金行業智能化發展倡議
按住識別二維碼,填寫報名信息
擬邀參會企業
(主要為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