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今年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各項經濟指標均呈現出積極向上的表現。
“今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穩健增長,投資結構優化,重點產品進出口向好,主要金屬品種價格走勢偏強,行業效益顯著提升。前6個月,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0.8%,高出工業領域4.8個百分點。”7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陳學森在2024年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增長勢頭穩健合理投資貿易齊頭并進
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屬民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2%。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民間投資大幅增加,同比增長65.1%;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5.4%。
陳學森介紹,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0.8%,高出工業領域4.8個百分點。其中,礦山采選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9.1%,增幅較一季度擴大2.3個百分點,冶煉加工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1.1%,生產增長勢頭穩健合理。
今年上半年,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3900.2萬噸,同比增長7.1%。其中,精煉銅產量667.2萬噸,同比增長7.1%;電解鋁產量2155.2萬噸,同比增長6.9%。六種精礦產量300.0萬噸,同比增長0.1%;氧化鋁產量4132.7萬噸,同比增長1.8%;銅材產量1061.0萬噸,同比增長0.2%;鋁材產量3325.5萬噸,同比增長9.5%。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3.5%,增幅比全國工業投資增幅高出10.9個百分點。”陳學森表示,其中,上游礦山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43.5%,較一季度增幅擴大10個百分點;中下游冶煉和壓延加工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19.8%。
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屬民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2%。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民間投資大幅增加,同比增長65.1%;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5.4%。
“對外貿易規模穩步提升,重點產品進出口量均有增長。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1875.2億美元,同比增長11.5%。其中,進口額1558.2億美元,增長13.2%;出口額317.1億美元,增長3.9%。”陳學森介紹,今年上半年,銅精礦進口實物量1390.1萬噸,同比增長3.7%;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276.3萬噸,同比增長6.8%;鋁土礦進口實物量7735.0萬噸,同比增長7.4%;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317.1萬噸,同比增長13.1%;稀土出口量2.9萬噸,同比增長10.9%。
陳學森表示,今年上半年,主要常用有色金屬價格高位波動,主要金屬品種銅、鋁、鉛、鋅的國內市場價格走勢偏強。國內現貨市場銅均價74490元/噸,同比上漲9.6%;國內現貨市場鋁均價19798元/噸,同比上漲6.9%;國內現貨市場鉛均價17043元/噸,同比上漲11.7%;國內現貨市場鋅均價22112元/噸,同比持平。今年上半年,工業硅、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仍處于底部震蕩構筑合理價格區間的階段。國內現貨市場工業硅均價14294元/噸,同比下跌12.7%;國內現貨市場電池級碳酸鋰均價10.4萬元/噸,同比下跌68.4%。
“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利潤總額顯著增長。今年上半年,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2532.2億元,同比增長14.0%;實現利潤總額1884.9億元,同比增長56.9%(工業3.5%),較一季度增幅擴大26.5個百分點。”陳學森介紹,其中,獨立礦山企業實現利潤430.3億元,同比增長11.7%;冶煉和壓延加工企業實現利潤1454.6億元,同比增長78.2%。
利好因素齊助力利潤增長創新高
近幾年,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速度相對較高,2024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超過10%,這是近10年來首次,這些都對行業效益改善起到了積極重要拉動作用。
今年上半年,在經濟運行承壓的態勢下,有色行業利潤增長明顯好于其他原材料工業。
“對于上半年有色金屬行業利潤增長情況的主要原因,需要多維度分析。”陳學森表示。
陳學森表示,第一個原因是“新三樣”帶動了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提高。盡管有色金屬在房地產等傳統產業消費領域的需求減少,但近年來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及儲能電池即“新三樣”產業發展較快,有色金屬是這些領域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新三樣”高速發展也帶動了有色金屬消費,尤其是鎳鈷鋰硅新能源金屬產業發展速度更高,近幾年產量增幅均在30%以上,基本滿足了國內光伏、電動汽車、儲能等對新能源金屬需求。
“同時,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擴大內需政策,如三大保障工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也帶動了有色金屬的消費。其他高鐵、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以及以人工智能為重點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發展也較快,帶動了這些領域的有色金屬需求。傳統消費領域,如電力等,對有色金屬消費依然保持了平穩需求。”陳學森表示,因此,近年來,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速度相對較高,2024年上半年,工業增加值超過10%,這是近10年來首次,這些都對行業效益改善起到了積極重要拉動作用。“第二個原因是解決了電解鋁盲目發展這個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形成了法制化市場化供給側改革成功范例,大幅改善了行業效益。”陳學森介紹,2017年4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土資源部和環保部四部委聯合發布了《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辦產業〔2017〕656號文件),由此拉開了國內電解鋁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幕,長期以來,國家一直想解決的電解鋁產能盲目發展重大難題得以完成,關閉了近900萬噸違法違規產能,確定了4500萬噸合規產能“天花板”,技術落后及缺乏競爭力的1300萬噸電解鋁產能轉移到了綠色能源豐富的西部地區,電解鋁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企業負債率大幅下降,鋁行業經濟效益得到大幅改善,為有色行業運行質量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三是國際合作成果顯著,改善了國內短缺有色金屬資源供應。作為最早“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的行業,有色金屬企業一直把境內外資源開發作為首要任務,在全體行業共同努力下,有色金屬企業在境內外的權益資源量及產量均有明顯增長,尤其是銅、鋁、鎳、鈷、鋰等品種,改善了產業運行格局,提高了行業運行質量。
第四是從企業成本看,隨著近年來我國有色金屬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科學管理、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效管控了生產成本。此外,今年上半年,部分有色金屬原輔材料價格基本穩定,煤炭價格的有所回落,銀行貸款利息的下調等,也緩解了企業成本壓力,有助于行業降本增效。
最后,有色金屬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隨著歐元利率下調以及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有色金屬價格的金融屬性得到釋放,推高了有色金屬價格,加上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以及美國政府債務膨脹,包括黃金、銅等有色金屬的避險金融屬性也在進一步加強,國內外主要有色金屬市場價格維持高位,也為行業效益改善提供了價格支撐。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有色金屬行業利潤能否保持較大增幅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如全球經濟增速波動、地緣政治沖突、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有色金屬價格大幅波動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數等等。總體而言,2024年全年有色金屬行業效益有望保持歷史較高水平。”陳學森指出。
量質雙升韌性強穩中向好趨勢明顯
行業將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目標,不斷將新質生產力深度融入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之中,為我國有色金屬工作做大做強增添動力。
“展望下半年,雖然國際形勢仍然錯綜復雜,行業仍面臨全球貿易保護加劇、地緣沖突不斷,以及國內房地產行業復蘇緩慢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但受國家擴大內需系列政策逐步到位,以及全球綠色高質量發展趨勢不變等有利因素影響,初步預計,下半年有色金屬市場需求仍將保持平穩增長。”陳學森表示。
陳學森表示,平穩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依賴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包括三大保障工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及儲能電池等綠色產業仍然是拉動有色金屬消費增長的強勁動力。此外中國有色金屬產業鏈完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能力,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加快,有色金屬產品出口有望維持平穩增長。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各行業都在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色金屬是關鍵性材料的生產基礎和重要保障,其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展。這些因素都將進一步推動有色金屬的市場需求增長。”陳學森表示。
陳學森表示,總的來看,面對上半年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展現出了強勁的韌性,既取得了量的穩健增長,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今年下半年,有色金屬工業穩中向好的基本面仍然穩固。
基于此,對全年有色金屬行業主要指標預判如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維持在10%以上,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左右,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增速在5%左右,再生有色金屬增速在8%左右,有色金屬進出口量、額都將保持穩定增長,銅、鋁等常用有色金屬價格維持高位波動,工業硅、碳酸鋰價格低位運行,規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有望保持歷史較高水平。
陳學森建議,企業應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政策及貨幣政策走向,關注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變化,練好內功。企業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和預警機制,合理控制庫存水平;要拓展多元化的采購渠道,適時調整原料采購進度,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科學合理使用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降低價格波動風險對企業經營的不利影響。
“下一階段,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將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經濟工作的改革部署,在把握國家擴大內需、支持設備更新改造及培育新質生產力有利之機的同時,努力推動行業加快改革,向行業深層次轉型升級邁進,維護行業平穩增長。行業將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目標,不斷將新質生產力深度融入到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之中,為我國有色金屬工作做大做強增添動力。”陳學森表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