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商用車動力電池成為動力電池廠商角逐的“新戰場”。
7月4日,寧德時代在福建寧德正式推出商用動力電池品牌——“寧德時代天行”。發布僅9天后,搭載寧德時代天行(L)-超充版的首發車型長安跨越星V7EV正式亮相。據悉,發布當天,天行即獲取了全國訂單500余臺。正如寧德時代所說,“實現了上市即量產”。
無獨有偶,今年5月,億緯鋰能也發布了針對新能源物流車領域的動力電池新品——開源電池,覆蓋微型面包車、輕卡和重卡等不同商用車型......
華鑫證券分析,目前,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仍處低位,銷量高速增長,新電池品牌頻頻上市有望助力商用車電動化發展,創造鋰電增長新機遇。甬興證券分析師劉荊則認為,中國商用車動力電池市場約200億元,頭部企業裝機量均已大幅增長。2023年,我國商用車電動化率不到10%(高工鋰電數據),而汽車電動化率已經達到35%左右。商用車電動化率低于整體汽車電動化率,其電動化率的提升有望拉動商用車鋰電池及相關設備的需求。
戰火從乘用車擴大至商用車
今年1-5月完成上牌的新能源重卡總計電池裝車量達到了6.98GWh。在新能源重卡電池裝車量上,寧德時代已是一家獨大,市場占有率高達74%。億緯鋰能市場近兩年也在快速增長,1-5月的市場占有率為16%,兩家電池企業就奪走了重卡電池供應超過90%的市場份額。
中國工業報記者獲悉,寧德時代天行應用了行業領先的無熱擴散技術,采用了航空級隔熱材料,他們希望將動力電池產品優勢進一步從乘用車擴大至商用車。
據寧德時代國內商用車事業部CTO高煥介紹,通過在負極材料上采用新型低鋰耗石墨、應用仿生自修復SEI鈍化膜技術,“寧德時代天行”在實現4C超充的基礎上同時實現循環壽命提升100%,大幅提高了電池全生命周期內的可靠性。
不僅如此,此次寧德時代在物流領域還推出了兩款量產動力電池——寧德時代天行(L)-超充版和寧德時代天行(L)-長續航版。其中,寧德時代天行(L)-超充版電池為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天行(L)-長續航版電池為三元鋰電池。
據寧德時代介紹,天行(L)系列產品目前已搭載在福田、吉利、東風、江淮、濰柴、解放、長安跨越、菱勢汽車、慶鈴、瑞馳、陜商汽車、鑫源、上汽躍進等13家車企的21款車型上。后續,天行還將快速推出更多產品,滿足更多商用車細分市場需求。
據電車匯統計,今年1-5月完成上牌的新能源重卡總計電池裝車量達到了6.98GWh。在新能源重卡電池裝車量上,寧德時代已是一家獨大,市場占有率高達74%。億緯鋰能市場近兩年也在快速增長,1-5月的市占率為16%,兩家電池企業就奪走了重卡電池供應超過90%的市場份額。
前5月,車企共計申報了433個型號的新能源重卡,寧德時代配套電池的車型數量為343個,占比79%。從這幾組數據可以看出,在重卡的電池配套領域,寧德時代的優勢地位明顯。
今年3月28日,寧德時代牽手宇通集團,持續擴大“朋友圈”。在宇通新能源商用車全系新品發布會上,宇通集團與寧德時代合作發布15年150萬公里長壽命電池。據悉,該款電池未來將用于宇通客車和宇通重工等相關產品,相關資料顯示如下:
2013年,寧德時代研發團隊量產開發多代快充消費電池。
2017年,商用一代快充首發,客車量產落地。
2019年,商用二代快充升級,大容量高能版問世。
2021年,商用三代快充首發,重卡場景覆蓋。
2023年,商用四代超混問世,神行4C超充落地。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透露,商用車市場蓬勃發展,寧德時代持續供應配套的動力電池。當前,已有551000輛在路商用車,配套了寧德時代電池,累計安全行駛932億公里。
“在我們看來,商用車市場的價值突破,是緊緊圍繞商用車用戶,通過開放式創新體系,以科技突破,帶動全面躍遷式的價值提升。”高煥表示。
據天風證券分析師孫瀟雅分析,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大部分虧損和競爭到了白熱化的市場狀態下,整車廠對電池的選擇更多看重價格,直觀結果是這幾年的技術路線偏好鐵鋰等低成本路線。
在終端消費者沒有明確意愿為更好的電池付出溢價,或更強消費偏好時,整車廠無足夠動力追求更高電池性能。
此次“寧德時代天行”落地,能否在商用車業內掀起新一輪長續航和超快充熱潮,仍有待市場檢驗。
爭搶下一片“藍海”
到2028年,商用車電動化整體滲透率有望超過32.7%。而基于輕卡、重卡的中長途物流作為最大的商用車應用市場,其電動化也將迎來爆發。
新能源商用車進入加速上升通道,成為動力電池巨頭爭搶的下一片“藍海”。
QYResearch披露的數據顯示,預計2029年,全球新能源商用車市場規模將達1624.04億美元,2023年至2029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8.41%。
援引證券投資機構負責人任超的觀點,從市場角度看,與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競爭激烈不同,新能源商用車行業仍屬于藍海市場,具備更好的發展前景,賽道價值也在快速凸顯。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截至今年4月,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在商用車中的單月滲透率已達到16%,相較去年同期提升8個百分點。2019年至2021年,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還維持在3%左右的水平,2022年約9%,2023年約11%,而今年1-4月份,新能源商用車在商用車滲透率累計達14%。
據高工鋰電統計,結構上,新能源客車已提前一步完成了與傳統燃油客車“平分秋色”的關鍵轉變。2024年1-4月,中國客車的新能源滲透率超過51%,其中輕客的純電動滲透率突破54%。增速上,2024年1-4月,中國新能源商用車銷量超13萬臺,同比增速超130%;其中4月份銷量超4.5萬臺,同比增速超150%。在新能源車體系中,商用車的單月銷量同比增速已經超過乘用車。
億緯鋰能曾基于整體市場預測,到2028年,商用車電動化整體滲透率有望超過32.7%。而基于輕卡、重卡的中長途物流作為最大的商用車應用市場,其電動化也將迎來爆發。
然而,相較于新能源乘用車40%左右的滲透率,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依然滯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對此表示,商用車是節能減排的主體,商用車的新能源轉型比乘用車的電動化更迫切,不能簡單復制乘用車的經驗。相較于我國乘用車的新能源化多采用的是電動化,新能源商用車的技術路線則十分多元化。商用車的新能源化宜電則電、宜換則換、宜混則混、宜醇則醇,新型內燃機也可加快發展。
在5月16日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目標、路徑與政策研究》中期評審會上,有與會專家表示,這一多元技術路線的持續時間將會達到10年。
尚屬藍海市場的新能源商用車,吸引了不少企業加碼布局。近期,多家鋰電企業、車企持續推出新一代能源商用車動力電池。
伴隨超充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場景落地,我國新能源商用車補能模式從“換電為主、充電為輔”切換到“充換電并行發展”。2023年12月,搭載了西部智聯與巨灣技研聯合開發的超快充商用車動力電池上市,可實現15分鐘從10%充到80%SOC(剩余電量),整體作業4小時。
3月,五菱汽車旗下全新一代超大空間新能源商用車五菱揚光上市。據悉,五菱揚光首次搭載了“五菱紅1號電池”。這款電池由五菱汽車深度自研,同級首個使用液冷技術,創新采用MUST超輕薄結構技術,常溫下快充電量從30%—80%僅需30分鐘。
5月9日上午,億緯鋰能在廣東惠州發布商用車超充電池——開源電池。該系列產品采用3C超充技術,15分鐘即可從20%快充至80%SOC,相較于常規電池,充電時間縮短了67%,提升了商用車的運營效率。億緯鋰能總裁劉建華表示,動力電池已成為億緯鋰能三大重要業務之一,商用車電池業務是動力電池的主力。布局商用車九年,2024年第一季度億緯鋰能商用車裝機量已位列全球第二。
針對純電動商用車發展現狀,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國際電池技術展覽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國汽戰略院副院長趙立金表示,現有產品技術指標在續航里程、補能效率及電池壽命三大問題上暫未達到中長途場景的運輸需求。中長期來看,千度電池包、兆瓦級充電、百萬公里車電同壽,是純電重卡需要達到的實用化門檻,技術攻堅還任重道遠。
“純電動商用車市場,扁線電機是未來發展趨勢。三電綜合效率在2030年將提升至75%以上,中長期將突破80%。預計2030年實現兆瓦級快充技術應用,充電倍率達到2C(電池在規定時間內充放其額定容量時所需電流大小的比率)。伴隨能量密度的提升,將支撐大容量電池在重卡車型的應用(1000kWh)。固態電池的應用有望推動重卡電池壽命突破10年。”趙立金預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