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張永杰
作為“城市之末,農村之首”的小城鎮的發展,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1998年,黨中央第一次將“小城鎮,大戰略”寫入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決議。從此,中國的小城鎮建設正式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8月10日,《中國小城鎮: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引擎》(以下簡稱《中國小城鎮》)新書發布會暨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此書作者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社會委員會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業報社中工智庫首席專家、河南省財政廳PPP專家、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經濟學家通振遠。該書從產業、文化和國際化等角度詮釋了我國小城鎮對縣域經濟的促進和引導作用,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實踐遵循。
世界著名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專家、國際生態安合作組織首席科學家、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陳祥福,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賈楠,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朱廣義,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沖峰,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辦公廳原主任周曉飛,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理事長徐彥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域辦主任、國家經濟顧問陳強,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領導,中國民族影視藝術發展促進會駐會副會長、世界都市雜志社主編葛宏峰,教育部財務司二級巡視員遲玉收,中央黨校原培訓部副巡視員力提甫,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動國宴餐具設計者、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弘寶汝瓷院士工作站負責人、“中華老字號”弘寶汝瓷藝術總監王振芳,全球華人華商智庫院長劉一伯,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健康經濟發展委員會副會長宋本珍、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民族電影委員會大型活動部主任金璽杭,新華出版社編輯陳君君,新華出版社編輯徐文賢,讀者陳叔弘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工業報社副社長郭俐君主持。
中國工業報社副社長郭俐君主持會議
內容充實為中國經濟增長新空間提供遵循
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中,小城鎮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泉活水,是我國推進就地城鎮化的關鍵載體或核心載體。
記者了解到,國家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導向非常鮮明。國家對縣域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視,先后發布了許多重要文件。2020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重點推動縣城建設中4個板塊、17小項的工作任務,支持縣域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2022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更加明顯地強化和凸顯縣城的重要地位。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縣域”一詞頻頻出現了13次,就規劃、產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做了較為具體的安排,大力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
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在致辭時首先對學者通振遠的專著《中國小城鎮》的出版面世表示熱烈祝賀。徐金寶指出,當前,我國面臨的形勢和背景十分復雜多樣,社會轉型矛盾突出,中國經濟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一些問題如城鄉差距、貧富分化、教育、醫療和公共服務不平等等現象也日益突出。中國面臨產業升級、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以及一些地區和群體的不平衡發展問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也是重要挑戰。
在徐金寶看來,小城鎮是推動城鄉融合和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特別是在城鄉的這種要素流動上,包括城鄉這種商貿、物流、集散的功能上,小城鎮發揮了一個很好地提升農村、帶動農民和加強農業的很好的特殊作用。如果沒有小城鎮發揮應有的節點和高地作用,我國的鄉村振興可能就會面臨著人才缺乏,要素流失,資金短缺等一系列的瓶頸約束,鄉村振興將缺少最根本的基礎和活力。
“如何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取得有效的突破,尋找到中國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是許許多多的學者孜孜以求的結果。《中國小城鎮》深刻地揭示了我國小城鎮發展的客觀規律,并對促進我國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正是本書的實踐意義和歷史價值。”徐金寶表示。
《中國小城鎮》一書的責任編輯之一陳君君介紹了新書的主要內容與特色。該書基于龐大的文獻和海量的權威數據,結構上展現出了縱貫古今、橫跨中外的寫作視角,數據分析嚴謹客觀,內容深入淺出,語言平實流暢,是當下關于中國小城鎮發展研究的比較深入、全面的作品。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等相關政策為指導宗旨,從歷史發展、現狀解析、動力機制、發展難點、機遇挑戰、空間規模、戰略方向、社會治理、鄉村振興,以及全球化視野等諸多視角,對我國小城鎮發展和建設做一個較為詳盡的剖析,全方位展示了我國小城鎮的全貌,總結出小城鎮的發展規律,明確了小城鎮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路徑。
潛力巨大穩固我國經濟發展基本盤
隨著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必將逐步下沉到縣域。
《中國小城鎮》作者通振遠
“在舉國重點發展超大城市、大城市的當下,倡導發展縣域經濟,尤其是呼吁發展全國的小城鎮,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通振遠在分享創作心得時表示。
“就資源效率而言,與大城市相比,小城鎮確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產業和人口的集聚效應也較差,同臺競技,實力懸殊。但是,從國內外發展經驗上來說,小城鎮似乎又是很有發展預期和前途的。”通振遠表示,一方面,小城鎮的發展關乎近4.77億農村居民的福祉,關系到鄉村振興,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另一方面,我國小城鎮數量眾多,高達21000多個,是穩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是我國經濟發展未來增量的新空間。
“從目前來看,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資源在大城市的效率會衰減,這會導致一部分資源在尋求新的出路,這種出路就會下沉到縣,比如說大城市和都市圈的一些產業就會慢慢疏散到周邊的縣,相應地會帶來資金、人口、管理、技術等等,由縣會波及小城鎮,小城鎮發展起來整個縣域經濟就會有很好地發展。而且小城鎮發展的持續力、可持續性非常強,一旦我國小城鎮潛力得到充分釋放,我國目前存在很多的發展問題幾乎全部能得以解決。”通振遠說。
通振遠介紹,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我國城鎮化率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提升至接近70%。當前,我國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6.2%,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還有大約4%的增長空間。這4%的增長,代表著大量的鄉村居民將轉移到城市,成為推動城鎮化進程的重要力量。
“另外,目前在國內還是有很多地方人口開始從大城市向縣域轉移或者叫回流,或者叫回鄉,這種現象也和70%的城鎮化率有一定的關系,也就是說小城鎮在未來幾年內可能要承擔起70%城鎮化轉移的作用。”通振遠表示。
對于未來我國小城鎮發展的變化和發展趨勢,通振遠則表示,小城鎮發展是整個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和支柱。同時,小城鎮是城鄉融合的主要陣地。此外,小城鎮是服務城鄉兩級市場重要的一個點,小城鎮也會成為我國國際化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這本書希望能為國家經濟發展出謀劃策,能引起國人對小城鎮的重視,引導更多的人投入到縣域經濟建設中來,助推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當下國內外經濟一片清淡,如果有一束光能穿透霧霾,為人民指引一個奮斗的方向,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通振遠表示。
共謀發展探索城鄉融合新路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要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與會嘉賓就城鄉融合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鄉村全面振興該如何協調發展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周曉飛表示,一個地方有沒有發展活力,就要看它的鄉鎮發展。改革開放初期,做得最早、最好、發展最快的離不開工業,當時著名的鄉鎮企業家都在鄉鎮,但從目前鄉鎮的整體情況來看,還是欠缺活力,希望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一層層落實,推動小城鎮經濟發展。
“新型城鎮化真正的落腳點是以縣域經濟為主做小城鎮建設。”陳祥福表示,國家從城市規劃到城鄉規劃的轉變體現了國家對城市與農村發展一體化的重視,旨在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促進鄉村振興。這一轉變強調了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健全,推動城市資源要素有序向鄉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他強調,新型城鎮化就是要以縣域經濟為中心來研究城鎮化,跟鄉村振興要結合起來。發展城鎮化,就是要推動城鎮經濟發展、科技發展,同時,城鎮工業要跟資源、人力、金融相結合,有序地推進小城鎮的規劃發展。
遲玉收則認為,城市創造了新的生產力要素,新要素、新動能,小城鎮沒有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文化資源,小城鎮發展需要要素重新整合,需要有新思路、新體制、新想法,新技術的加持,這樣城鎮化才容易推進。
劉一伯
在劉一伯看來,世界各國發展越好的國家都說村鎮發展最好,因為人們生活的物質基礎都是由村鎮、鄉鎮發展起來的。對于特色小鎮的發展,還是要以人文、居住環境、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中心,否則就是一條斷頭路,不利于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
作為從事影視工作人員來說,對于新型城鎮化發展,金璽杭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表示,“在文化調研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很多鄉村振興過程當中區域所謂鄉村的工業形態很小眾,甚至于未來可能成不了地域經濟的一個主流產業。振興鄉村到底應該怎么樣更好地走下去,并且能夠達到鄉村振興的成果?從這本書我能夠獲取鄉村振興關鍵的信息和難度以及優勢,讓我在未來的創作過程當中找到更好的方式。”金璽杭表示。
讀者陳叔弘認為,城鎮在中國的覆蓋率、占有率極大,要把書中提到的觀點、創新思路和重大成果實現轉化,落地見效。城鎮化主要載體還是產業、工業,希望跟智庫、協會、商學會、產業聯盟等機構合作,把產業真正地落實到城鎮當中,要創造價值,擴大戰果。
對于發展特色小鎮來說,陳強認為,縣域經濟的發展確實需要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從“一縣一品”到“百強縣”,這些現象反映出各地區在發展縣域經濟方面的積極嘗試和取得的成效。小城鎮的發展需要在黨和國家的宏觀政策指導下進行,同時也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發揮地域經濟特色。
力提甫則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過程,其中城鎮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民族地區,城鎮化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社會公平和民族團結的重要途徑。他認為,民族地區城鎮化建設應與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通過城鄉融合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提升農牧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逐步探索出適合農牧區未來發展的新路徑。
高舜禮指出了小城鎮在旅游休閑領域的重要性。他認為,小城鎮的旅游價值和消費市場升級價值明顯,他建議,旅游與多產業的融合發展,開發參與體驗性的項目,強調農旅融合。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地方特色。升級鄉村度假業態,發展特色民宿。創新開發模式,體現鄉土文化,結合歷史傳承和現代需求。
張沖峰認為,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僅是都市化,鄉鎮的發展同樣重要。未來的大發展可能還是要從鄉鎮一級開始。他建議,進一步編纂一些國內外城鎮發展的案例,包括民族地區的工業城鎮和文旅城鎮,為不同地區的鄉鎮發展提供學習和借鑒的范例。
對于《中國小城鎮》的質量和價值,朱廣義認為,這本書不僅對學術界有重要價值,也對政策制定者和實踐者有實際指導意義。他建議,可以將這本書推廣給高層領導和縣委書記,作為縣委書記學習班的教材,配合國家政策的實施。
最后,賈楠發言表示,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反映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現實,但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千城一面”和對傳統村落的破壞。她認為,小城鎮的發展不應僅僅依賴于人為打造,而應注重保護和利用其自然特色和文化遺存。同時,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規范。此外,產業轉移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她表示,隨著年輕人口的回流和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縣域市場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服務消費市場逐步成為主戰場。這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尤其是在數字經濟、智能產業等領域,為婦女就業和家庭地位提升提供了平臺。
“小城鎮的發展和城鎮化率的提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通過規范引導和政策支持,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賈楠強調。
通力合作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全國政協常委賈楠、中國工業報社社長徐金寶、作者通振遠為《中國小城鎮》新書揭幕
會上,這本歷時5年完成的百萬字專著終于揭開面紗。全國政協常委賈楠、中國工業報社社長徐金寶、作者通振遠為《中國小城鎮》新書揭幕。不僅標志著這本聚焦中國小城鎮發展與變遷的專著正式與讀者見面,也反映了這些各界對推動中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與支持。
通振遠和孫寧松進行小城鎮綜合實力評價體系計算機軟件開發簽約
中國工業報社黨委副書記、工業小鎮研究中心主任孫寧松發布小城鎮綜合實力評價體系。孫寧松介紹,小城鎮綜合實力評價體系是通振遠先生力作,在《中國小城鎮》一書中刊載了基本體系,這一體系原型分為四級,僅二級指數就涵蓋經濟發展質量指數、產業集聚度指數、人口聚集能力指數、社會消費水平指數、投資集聚指數、人才吸引力指數、城鎮活力指數、基礎設施建設成果指數、政府效能指數、城鄉融合發展指數、人口和勞動力指數、公共服務指數、基本養老保障指標、基本醫療保障指標、基本就業保障指標、基本貧困保障指標、文化消費指標、生活質量指數、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節約指數、綠色生活指數、污染治理指數、生態建設指數、科技創新平臺指數、科技創新活力指數、科技創新成效指數、交通區位指數、資源稟賦、承接輻射力等重要方面,第四級別共222個具體指標,是我國目前最全面客觀的小城鎮綜合實力評價體系。
“這一體系具有診斷區域乃至全國經濟運行狀況的功能,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良好參考。價值和意義非凡。”孫寧松表示。
隨后,通振遠和孫寧松進行小城鎮綜合實力評價體系計算機軟件開發簽約儀式。據介紹,此軟件開發后每年將做一次全國小城鎮綜合實力系列排名,并由中國工業報社獨家發布。
王振芳大師與作者互贈作品
接下來,徐金寶宣布中國工業報社2024年全國小城鎮綜合實力測評工作暨“百強鎮”項目啟動。中國工業報社工業小鎮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永杰代表中心與通振遠簽約,指定《中國小城鎮》一書為內部培訓教材。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動國宴餐具設計者王振芳大師與作者互贈作品。最后,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健康經濟發展委員會副會長宋本珍就采購《中國小城鎮》一書和通振遠進行簽約。
張永杰代表中心與通振遠簽約
宋本珍就采購《中國小城鎮》一書和通振遠進行簽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