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內蒙古廢止一批無法推進新能源項目 騰出發展空間

作者: 孟凡君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發表時間:2024-08-13 05:41
分享到:

內蒙古全面實行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能進、能出”機制,新能源建設走進了良性發展的“春天里”。

8月8日,內蒙古能源局發布關于全區第三批廢止新能源項目情況的公告。公告顯示,全區第三批共廢止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16個,總規模557.23萬千瓦。其中,風光制氫項目6個,涉及新能源規模216萬千瓦;全額自發自用項目2個,涉及新能源規模0.63萬千瓦;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項目1個,涉及新能源規模8.5萬千瓦;火電靈活性改造消納新能源項目1個,涉及新能源規模12.6萬千瓦;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6個,涉及新能源規模319.5萬千瓦。

依托產業規模及資源優勢,內蒙古從火電大省向綠電大省轉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光格局”,成為全國首個新能源裝機破億的省份,預計到2024年年底全區新能源裝機規模將突破1.3億千瓦,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裝機超過火電裝機目標。內蒙古能源局在公告中指出,為推動全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內蒙古能源局常態化開展新能源“再起底”工作,將確實無法推進項目占用的新能源規模、土地等資源及時釋放。

內蒙古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市場分析人士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內蒙古能源局第三批廢止16個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是內蒙古能源局經過對各盟市能源主管部門全面摸排和認真梳理后做出的,旨在鼓勵企業加快項目建設,解決項目推進難題和避免資源浪費,從而為更多有潛力、有前景的新能源項目騰出發展空間。

出現“圈而不建”等項目無法推進現象

“頭上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內蒙古資源稟賦突出,發展新能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隨著全球能源市場的變化和國內能源政策的調整,能源產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風光無限”的內蒙古經歷著發展新能源的煩惱。在我國清潔能源版圖中,內蒙古以其豐富的風能資源和領先的風力發電技術,風電場建設速度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但是風電場建設存在供過于求的局面,出現“跑馬圈地”后“圈而不建”等原因導致的項目無法推進現象。

據介紹,風電項目的回報與風能資源有很大關系,風電開發企業往往會搶占一些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把好的資源盡早收為己有。但是,由于項目前期工作不深入不扎實,對項目的微觀選址和政策要求甄別不詳實,個別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出現阻礙或障礙因素甚至顛覆性因素,最終導致無法正常開工。一位風電開發人士認為,風電項目“圈而不建”現象在國內風電發展初期極為常見,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也會影響并打消其他風電產業鏈企業在當地的投資積極性。在當前的平價時代下,可開發的風資源本身就非常有限,圈占資源或倒賣資源無疑會將項目建設成本推高,不利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從國家以及各地出臺的風電、光伏用地相關政策來看,均對風電、光伏用地開始采取審慎和收緊的態度。因此,有不少項目在新土地政策出臺后無法備案,導致項目延期,無法按時推進。隨著風電、光伏用地政策的調整以及風電、光伏電站因用地問題、觸及生態紅線、備案未建、環評不合格或并網到期等因素,都會導致部分項目因不滿足某項實施條件而被廢止、取消。從項目廢止原因上看,被廢止的新能源項目普遍存在逾期未建的問題,2023年以來全國多個地方政府開始加速清退風電、光伏存量項目,一大批新能源項目被廢止。

從項目清理類型上看,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農業光伏項目占比較大。雖然當初項目獲得備案,但建設可能仍存在一定挑戰。比如,有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可能存在屋頂不符合要求、承重能力不足問題,分散式風電項目往往離村莊近、施工難度大、環評要求相對較高,部分項目建設難度較大。這位新能源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各地大批新能源項目的廢止并非都是壞事,這是整頓市場、促進發展的必經之路。

全面實行市場化新能源項目“能進、能出”機制

作為我國最大的電力外送基地,內蒙古既肩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承擔著加快大規模外送綠電、有力有效支持支撐全國經濟大省用能和缺電省份綠電低碳發展的任務,又迫切需要加快自身綠色轉型發展,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改善用能結構、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新能源發展迎來重大機遇。2022年7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印發自治區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方案的通知》,全面梳理2016年以來各級審批部門受理的待批項目、超期未審批項目、已立項未開工項目,對超期未審批項目立行立改,實現符合條件的待批項目全部審批,不合規的待批項目從在線審批平臺移除。2016年以前的項目確有審批需求也可提出,一并起底,起底審批事項包括土地預審、能評、環評、取水、水土保持、林地征占、草地征占、施工許可等開工前辦理的事項。

為切實加強有效投資用能要素保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起底節能審查待批項目,建立臺賬。對節能審查未批復項目立行立改、分類處置,著力打通項目能源要素保障、節能審查手續辦理等方面存在的堵點和難點,依法依規加快辦理能評手續,進一步梳理優化審批流程,縮短時限、提高效率,2022年8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全區節能審查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通過開展“大起底”行動,對符合要求的項目全部批復;對要件不全的項目及時退回予以補全;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節能審查等要求的項目一次性說清告知項目單位;對歷史沉淀不再實施的項目從在線審批平臺移除;對國家反饋3000億金融工具支持的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加快辦理。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2023年11月起,內蒙古能源局組織開展了全區新能源項目“再起底”工作,圍繞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分類施策,督促和指導各盟市和有關企業加快項目建設,同時全面實行市場化新能源項目“能進、能出”機制,企業可隨時申報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也可隨時申請廢止已獲批但難以推進的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騰出發展空間給其他具備建設條件的擬申報項目,禁止已廢止的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圈占土地等資源。

吸引更多全國各地的優質產能到內蒙古落地發展

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蒙古正在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2024年,內蒙古實施內蒙古翔福新能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等10個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總計新能源規模583.5萬千瓦。內蒙古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成東表示,內蒙古緊緊扭住綠電消納的“牛鼻子”,堅持以綠電替代為牽引,加速傳統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在做大總量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和優化質量,吸引更多全國各地的優質產能到內蒙古落地發展。這位新能源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內蒙古能源局計劃加強監管和評估,完善政策,以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助力可持續發展。早在2022年6月份,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的《關于2022年全區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三年行動計劃滾動調整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及時對未能按照規定時限內建成投產的項目予以清理廢止。

值得關注的是,內蒙古能源局此前已經廢止了兩批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2024年2月8日,內蒙古能源局第二批廢止了8個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累計裝機規模177.133萬千瓦;2023年12月4日,內蒙古能源局第一批廢止了13個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累計裝機規模530.93萬千瓦。截止2024年8月8日,內蒙古能源局1-3批累計廢止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共計37個,總規模合計1265.293萬千瓦。從項目類型看,內蒙古1-3批新能源廢止的項目中,6種市場化項目類型皆有涉及。其中風光制氫項目廢止規模最大,合計631.6萬千瓦(12個);其次是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項目,廢止規模合計529.5萬千瓦(14個);再次是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廢止規模合計76萬千瓦(2個)。

這位新能源市場分析人士分析,內蒙古廢止1-3批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是在全區新能源項目“再起底”工作背景下進行的,表明內蒙古對于新能源項目的管理和監管正在變得更加嚴格和規范化。廢止的項目難以推進不僅浪費了資源,還可能阻礙內蒙古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項目廢止后將提供更多可再生能源,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促進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這將有助于吸引更多有實力和信譽的企業參與到內蒙古新能源建設中來,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內蒙古廢止1-3批新能源項目是一個明智的決策,通過廢止這些難以推進的項目可以讓內蒙古更加專注于那些有潛力和可行性的新能源項目,從而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這將有助于內蒙古在未來的能源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需要說明的是,廢止這些項目并不是內蒙古在新能源領域止步不前的標志,相反是內蒙古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深度調整和優化的一個開始。“雖然廢止新能源項目意味著內蒙古將失去一部分可再生能源的供應,但從長遠來看是值得的。”這位新能源市場分析人士說。(孟凡君)

作者:孟凡君

編輯:袁海霞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