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旗下昊鉑SSR海外版下線 本報記者萬宇攝
歐洲杯和奧運會兩個四年一屆的頂級賽事相繼落幕,給觀眾留下印象的,除了精彩的比賽,還有眾多中國品牌,比如歐洲杯冠軍西班牙國家隊官方合作伙伴TCL,與鄭欽文合作的伊利、螞蟻集團等。中國企業花重金贊助頂級國際體育賽事,是瞄準了海外的廣闊空間,希望拓展全球化市場。
當前,出海成了眾多中國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從近期發布的上市公司半年報中可以看到,不少企業出海取得不錯的成績,海外業務快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在出海步伐加速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表示,將改變過去單純的產品出口,做好產業鏈出海,與當地共建工業能力。
海外業績快速增長
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報近期相繼披露,海外業務迅猛的發展勢頭成了多家公司半年報中的亮點。美的集團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181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國內營業收入為1261.98億元,海外營業收入為910.76億元,雖然國內營業收入仍然高于海外營業收入,但在增速上,國內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37%,而海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09%。
海大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22.96億元,同比微降0.8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25億元,同比增長93.15%。其中,海外市場表現亮眼,海大集團在半年報中介紹,其海外地區飼料外銷量超100萬噸,同比增長超30%;同時,產品毛利率穩步提升,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海大集團在越南、埃及等多個國家的銷量都在今年創下新高。在埃及市場,海大集團自2019年進入以來,經過多年發展,埃及海大已發展成為當地領先的飼料企業,得益于禽料投產后的產能優勢,今年6月,埃及海大月銷量迎來新突破。
廣汽集團雖然還未發布半年報,但近期披露的7月產銷快報顯示,全集團1-7月累計汽車產銷超百萬輛,國際化作為“萬億廣汽”戰略目標的重要增長點,廣汽集團正舉全集團之力推動海外市場發展。今年1-7月,全集團出口汽車7.5萬輛,同比增長156.6%。
一些公司海外的收入甚至超過了國內的收入,比如科達制造堅持全球化發展戰略,深耕海外市場,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4.94億元,同比增長15.74%,其中海外營收占比超60%。新寶股份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6.47億元,同比增長6.94%,其中,國外營業收入為108.11億元,同比增長11.08%,國內營業收入為38.36億元,同比下降3.22%。
企業出海動作頻頻
對于部分上市公司海外業務表現亮眼,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公司長期在海外的布局和積累,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不少公司加大力度發展海外業務,出海動作頻頻。
家電行業是較早開始全球化腳步的行業。家電龍頭美的集團也很早就把“全球突破”作為公司四大戰略主軸之一。面向海外市場,美的集團已構建全球研發、制造及銷售網絡,在海外10個國家設有17個海外研發中心,在全球的43個主要生產基地中有22個海外生產基地,實現了全球生產和交付,美的產品已出口至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表示,美的集團在海外市場將堅定OBM優先戰略,加大資源投入,加強研發、制造、市場、服務等全價值鏈的本土化布局,完善基礎設施與能力建設,構建第二主場。
游戲行業出海也較為積極。三七互娛加速在全球各市場發力,其海外年營收從2019年的10.49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8.07億元,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開展業務,發行超過120款游戲。創夢天地今年發布進入中東市場的全面戰略與行動方案,同時宣布在沙特利雅得設立創夢中東業務總部,并計劃于今年四季度面向全球發布旗下明星游戲卡拉彼丘。
汽車行業是近些年出海力度頗大,以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埃安為例,今年,廣汽埃安相繼登陸緬甸、馬來西亞、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地,埃安仰光旗艦店開業,熱銷車型AIONYPlus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上市,首批出口塔吉克斯坦的1000輛AIONYPlus完成交付。另外,廣汽埃安泰國智能工廠在泰國羅勇府竣工投產,實現了整車出口和本地化生產兩條腿走路。車型方面,廣汽埃安首款全球戰略車型第二代AIONV埃安霸王龍上市,旗下高端品牌昊鉑SSR海外版近期下線,可以實現中國超跑批量出海。
加大產業鏈出海力度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強大的供應鏈疊加快速發展的數字技術,讓中國企業的生產和服務能力更好地擴展到全球,并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力量。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也表示,國內一些行業增長趨緩,但海外的市場空間和潛力是比較大的,“所以就得去海外,為中國企業、為中國制造業多拿一點份額。”
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和海外廣闊的市場空間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通過出海發展壯大,但也有業內人士提到,全球化的趨勢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供應鏈趨于區域化、本土化,美國等國家制定了很多貿易保護措施,全球貿易投資面臨更多壁壘。李東生表示,在當前逆全球化趨勢下,通過與當地共建工業能力,可有效拓展海外市場。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表示,埃安旗下埃安品牌和昊鉑品牌都會出海,而且出海的步伐會加速。“我們要改變過去以產品出海為主的海外推廣模式,轉向‘產品+技術+產業鏈+教育+文化’聯手出海。”他介紹,廣汽埃安馬上會在東南亞形成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個基地,還會在歐洲、中亞、非洲和美洲布局基地,一旦生產基地形成,相應的產業鏈也會跟上。他還提到,中國新能源車賣到國外后,因為當地很多傳統汽車技術人員不會維修保養,新能源車的售后得不到保障,所以埃安還會在當地培養高技能人才,現在已經在泰國與當地高校合作,建立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無獨有偶,海大集團海外飼料業務通過在當地建廠、當地銷售,同時配套優質種苗、動保以及專業技術服務體系,將國內成熟的“飼料+種苗+動保”黃金三角海大模式復制到海外市場,形成產業鏈競爭優勢。未來,海大集團將繼續以產品優勢拓展版圖布局,持續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加快海外產能建設,做好產業鏈出海,將海大模式、海大產品、海大服務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