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路夜市作為威海的老牌夜市,一經回歸就成為市民爭相打卡體驗的網紅夜市。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注重示范引領,多措并舉推動“一攤一碼”、“兩個責任”落實見效,聚力打造“食安”夜市,助力點燃城市“夜經濟”。
抓基礎保障,大數據助力智慧監管。堅持問題導向,兼顧群眾需求,創新推廣應用食品攤點“一攤一碼”系統,實現備案材料無紙化、攤點公示卡電子化、監管方式信息化、攤點信息透明化的“四化一體”的創新模式,提升食品攤點智慧化監管水平。創新備案公示系統,與衛健部門共享健康證等數據信息,攤點經營者只需提交身份證明系統即可自動備案生成電子公示卡。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可隨時查看電子攤點信息公示卡、健康證、監督檢查記錄等內容,讓消費買的放心、吃的安心。優化管理方式,經營者領取攤點二維碼,掃描上傳原料及添加劑使用情況、進貨單據、索證索票等信息至云端存儲,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和市場開辦方,通過掃描商戶二維碼隨時可查看相關單據,優化以往商戶為應對隨機檢查,將所有單據進行存放的情況,減少工作人員檢查過程中出現的單據混亂,耗時費力等現象,減輕商戶的迎檢壓力。現場檢查時。提高監管時效,監管人員通過掃描食品攤點二維碼信息公示卡,錄入檢查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市場開辦方、食品攤點經營者未落實主體責任、未規范應用"一攤一碼"公示卡及平臺等情況,及時督促整改到位,實現“掃碼檢查、精準監管”,提高監管實效,優化監管流程。
抓規范提升,壓緊壓實兩個責任。通過行政指導、專題培訓等方式,增強風險控制意識,督促攤點經營者和市場開辦方主體責任“雙落實”。強化宣傳培訓,組織食品攤點經營者和市場開辦方開展食品安全專題培訓,圍繞《山東省三小條例》等法規,指導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有關要求,規避因“旅游季”氣溫偏高等原因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隱患。開展相關培訓2次,指導經營者40余家。印發食品攤點倡議書200余份,以知促行營造規范、安全的飲食消費環境。開展約談提醒,針對試營業期間檢查發現部分攤點存在加工過程中不佩戴口罩、帽子,“三防”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隱患,約談市場開辦方,要求其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履行日常巡查管理、使用“愛山東”掃碼查驗等食品安全義務,督促食品攤點經營者牢固樹立“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落實食品攤點經營“六項標準”,對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解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和消費安全。
抓提級管理,食安建設保駕護航。以更好地應對“旅游季”,綜合評估后,對升級改造后的東城路夜市進行提級管理,未雨綢繆筑牢“食安”防線。打通消費維權堵點,針對夜市食品攤點多,人流量大的特點,將消費維權關口前移,在夜市內設立點對點維權服務站,對每日消費投訴實行接訴即辦,對事實清楚、爭議簡單的消費投訴現場辦理,情況復雜、涉面廣的投訴積極協調其他有關部門處置,切實打通服務消費者“最后一公里”,實現消費維權“零距離”。筑牢食品安全防線,試營業和節假日期間,每日安排執法人員對食品攤點經營者人員和環境衛生、防蠅防塵設施、食品原料采購貯存等方面進行高標準、嚴要求的檢查規范,持續念好“緊箍咒”,讓食品安全可感知、看得見,不斷提升東城路夜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加強聯動機制,注重內部業務職能整合,發揮市場監管優勢,健全聯動檢查、綜合執法工作機制,形成市場監管合力和長效監管機制。與綜合執法局每月對夜市進行聯動檢查,加大執法力度,提升安全保障。檢查發現問題22處,現場督導經營者整改完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