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型工業化是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新型工業化,并且明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目標。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等一系列重要論斷,為新時代新征程更好地推進新型工業化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創新為先、資源高效利用為要、可持續發展為基,要求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并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因此,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以新發展理念為核心引領,推動新型工業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同時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新型工業化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始終的工業化,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的工業化,是順應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潮流、著力實現發展方式根本變革的工業化。我國是后發趕超型國家,不會也不可能完全重復“先機械化后信息化”、“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必然走一條與信息化融合的、綠色可持續的工業化道路。新時代的新型工業化之路,既遵循工業化一般規律,又立足國情,具有特殊的時代內涵,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系統觀念,立足國情實際統籌推進,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各方面,著力構建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將科學技術的先進性、工業化的戰略協同性、工業化的現代性、工業化的開放性以及推進工業化過程的包容性等方面融合新型工業化發展中。。推進新型工業化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為新型工業化的戰略謀劃、政策創新和路徑探索提供邏輯思路和理論支撐。
以科學技術創新為關鍵支撐,推動新型工業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業是綜合國力的根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技術創新的主戰場。創新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努力突破制約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重點技術和產品生態體系建設,提升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加快形成企業為主體、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提高創新研發能力,破解關鍵“卡脖子”技術。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與顛覆性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綠色化、智能化和定制化發展,為建設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提高產業基金投入的“靶向性”和精準度,爭取快速突破高端芯片、先進傳感器等制約中國制造提質增效的關鍵技術和核心領域,并在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無人駕駛汽車、石墨烯、基因測序、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形成高質量、高層級的新供給,掌握一批“撒手锏”技術。積極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強化產業集群思維,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抓好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以綠色低碳轉型為根本方向,推動新型工業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瓶頸的根本要求,更是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發展方式綠色低碳是順應可持續發展趨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現實要求。將綠色發展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使綠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普遍形態。以綠色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系統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成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也是新型工業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大型國企、能源央企應積極穩妥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深入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提高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生產體系。持續推進工業電機節能、工業余熱利用、全面提高固廢利用率等,是企業綠色化、低碳化轉型的重要步驟和關鍵環節。推動能源密集型部門的綠色轉型,同時可考慮將健康、生態等指標納入能源密集型部門減排效果評估中。更重視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進CCUS技術的商業化部署
以數字智能發展為重要抓手,推動新型工業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把建設制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走深向實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對制造業進行全方位改造。加深融合發展,賦出數字技術新模式,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促進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隨著前所未有的信息時代新變革撲面而來,未來數字化大潮將成為推動新型工業化之路的重要動力,多維、海量數字要素將不斷賦能和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順應新潮流,一是要積極引導傳統企業數字化改造升級,探索數字技術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支持建設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售后服務中的深度應用,推動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全新制造和服務模式創新。二是加快數字化技術創新。瞄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和應用技術,支持先進數字裝備、關鍵配套設備、核心系統的研發攻關和推廣應用,推動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主體協同創新,加快創新技術的工程化、產業化。三是打造新興數字產業新優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加快平臺化、定制化、輕量化服務模式創新,協同推進信息技術軟硬件產品產業化、規模化應用,培育壯大平臺企業、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等新增長點,引導多樣化社交、短視頻、知識分享等新型就業創業平臺發展。(作者河北經貿大學劉縣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