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各方面協同努力,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隱性債務規模逐步下降。總的來看,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以來,按照黨中央關于“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的決策部署,各有關部門、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多更實舉措,取得了積極成效。
財政部在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空間內安排一定規模的再融資政府債券,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隱性債務等,緩釋到期債務集中償還壓力,降低利息支出負擔。按照“省負總責,市縣盡全力化債”的原則,各地立足自身努力,統籌各類資源,制定化債方案,逐項明確具體措施。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各地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7749億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建設,發揮了專項債券資金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等積極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述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督促地方進一步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財政部同日發布了7月財政收支情況。從財政收入看,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663億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去年年中出臺的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后,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左右。從財政支出看,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5463億元,同比增長2.5%,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接下來幾個月,隨著宏觀政策落地見效,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再加上特殊因素影響逐步消退,將對財政收入增長形成有力支撐。同時,預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將平穩增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