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業報攜手鄭州市技術市場協會、河南省海之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走進河南省通許縣,對當地兩大知名企業——河南康森木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康森木業)和河南業勤服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業勤)進行了深度調研。
此次調研不僅是對這兩家企業在風云中堅韌生存與蓬勃發展的全面剖析,更是對通許縣乃至河南省工業轉型升級進程的有力助推。
通過實地考察與企業領導層進行了深入交流的方式,傾聽企業心聲,全面了解企業在生產管理、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多領域所遇到的難題與困境,力求為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解決方案。
鄭州市技術市場協會與康森木業負責人親切交流
在康森木業,調研團隊察看了木材生態板加工生產車間,對企業在建設運營方面所展現出的高效與規范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調研團隊還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企業生產及經營情況,協助企業梳理發展規劃,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
河南康森木業原料倉庫一角
康森木業負責人姬曙光表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生產規模有所縮減,資金流動性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客戶回款速度放緩導致企業的資金周轉出現壓力。我們正積極采取措施,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
調研團隊重點考察了河南業勤正在試運行的吊掛智能生產車間,以及電腦輔助設計、制板排料等先進技術裝備。
鄭州市技術市場協會與河南業勤負責人親切交流
河南業勤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建軍自豪地介紹道:“我們公司現有江蘇業勤,云南業勤和河南業勤三大生產基地。河南業勤專注于優衣庫女裝及外套的生產加工,目前,我們正進行吊掛智能化改造的試運行階段,客戶可通過遠程監控實時查看車間動態。然而,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服裝工人起點低,一部分工人不會操作使用智能車間設備,還有一部分員工對智能化生產車間持懷疑態度,他總認為提高效率以后要把他價格壓下去,部分員工有抵觸情緒。服裝加工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IE工程師的奇缺,專業人才的缺乏導致我們公司的吊掛智能車間無法全面開工。但我們堅信,通過企業內部人才培養,人才緊缺現狀將不斷改善,因為服裝生產不能還是老思想,全部要標準化。”
河南業勤智能生產車間
通過深入交流,調研團隊不僅全面掌握了企業的實際情況,還從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多個維度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措施,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
河南省海之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發展中心負責人張乾坤發揮企業資源優勢,對企業用電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初步制定了節能降碳“診斷+改造”綜合能源管理服務方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全面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升級。
下一步,調研團將持續關注康森木業與業勤服飾的成長軌跡,精準對接企業需求。通過多元化的與高效的資源整合,為企業開辟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助力其實現轉型升級與品牌價值的飛躍。(張英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