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第二屆基因大數據助力品種培優與品牌保護研討會在昆明舉行。本次研討會匯聚了市場監管、法律服務機構、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等機構的嘉賓代表,共同探討基因大數據在農業品種培優與品牌保護中的應用與發展趨勢。
會上,《基于基因信息的食品溯源驗證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立項發布及編制正式啟動,該項目通過基因檢測技術,提升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增強消費者信心。
同時,生態產品認證自籌研發項目征集和云南認養古茶樹基因溯源項目于當天啟動,生態產品認證國家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張靜涵女士線上介紹了生態產品認證自籌研發項目的背景、目標和實施情況;云南認養古茶樹項目為古茶樹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帶來新思路,為消費者提供透明可追溯的古茶樹茶葉。
云南省地理標志產業協會秘書長吳政斌表示,近年來中國品牌農業發展迅速,特色品牌農產品成交額占比顯著提升,有機農產品銷售額占比超過30%。生態產品認證自籌研發項目與古茶樹基因溯源項目的啟動,是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協會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整合行業資源,加強與科研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生態產品認證事業的發展壯大。
在當天舉行的簽約儀式上,中國平安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省地理標志產業協會、北京艾格瑞吉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臨滄同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各方將在深化基因大數據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共同推動產學研合作與協同創新。同時,云南冶金高級技工學校與北京艾格瑞吉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也締結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攜手促進云南咖啡產業的人才培養和技術革新,為瀾湄區域的咖啡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在主題報告環節,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為與會者帶來了前沿的研究成果與行業洞察。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總工程師劉兆彬先生就“大力發展新型有機農業”發表了深入見解;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原一級巡視員姚坤先生則圍繞“地理標志產地名稱化傾向及應對”進行了深刻剖析。
在當前全球農業競爭加劇、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此次研討會通過基因大數據技術的探討與應用,促進了學術界、產業界及政策制定者之間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加速了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對提升農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保障食品安全、種質資源培育與保護以及推動特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重要的意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