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因地制宜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浙江開發區實踐

來源:國際商報 發表時間:2024-09-09 11:30
分享到:

■洪麗敏王琪

集成電路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集成電路廣泛應用于消費類電子、計算機、網絡通信、汽車電子、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既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力量,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經過近十年培育,浙江省集成電路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初步形成了涵蓋設計、制造、封測、設備、材料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在特色工藝制造、材料、裝備等環節優勢突出。談及如何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浙江開發區多位代表分享了實踐經驗。

紹興濱海新區:

“IDM”讓產業“齒輪”精準咬合

搶灘集成電路制高點,要走出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在紹興濱海新區,一個具有區域特色的垂直整合IDM模式正逐漸成型。這是紹興濱海新區對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硬核”回答。

實現IDM模式,即構建設計、制造、封測、設備、材料、應用于一體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上、中、下游全面貫通,打造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紹興濱海新區有基礎、有條件、也有信心。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處于起步階段,能夠進行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屈指可數。原國家集成電路重點發展的五大支柱企業之一——871廠的落地,標志著紹興濱海新區在集成電路行業擁有了一席之地。1988年,企業更名為華越微電子有限公司,建立起規模化、現代化的集成電路IDM模式,是當時長三角僅次于無錫華晶的第二家集成電路制造企業。

這一模式的影響是持久性的,為紹興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匯聚了技術、人才等高端要素。

871廠之于紹興濱海新區,是產業榮光的起點,也是產業發展的引線。在這一階段,紹興濱海新區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未來走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IDM模式被反復提及,并融入到產業實踐中。

彼時,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集成電路大潮趁勢而起,在全國蔓延開來。早有底蘊的紹興濱海新區劍指龍頭,集全區之力引入了芯聯集成,在業界掀起不小的反響。

作為集成電路版圖上的一塊重要拼圖,芯聯集成擁有“帶著行業跑”的領先實力。碳化硅,憑借其強大性能一躍成為集成電路新風口。在全國主流廠商紛紛著手布局8英寸碳化硅產線時,該企業8英寸碳化硅工程批已經順利下線。

先人一步,離不開企業自身強大的“造血”能力,以及從設計、制造、模組封裝到檢測的全產業鏈支撐。

IDM企業畢竟是少數,至于芯聯集成之后,是否還有后繼者,紹興濱海新區相關負責人認為,“IDM模式,從企業來看,是內部的微循環;從產業來看,則是外部的大循環。”

這為產業發展打開了新局面。實現“微循環”靠企業自身實力,“大循環”則靠企業集合體的綜合實力。

形成規模化的集合體,要有與之匹配的承載力。近期來看,忙著結頂的鼎捷智創芯基地項目就是其中代表。該項目投資方在集成電路、ICT電子以及智能裝備等領域積累了大批優質企業資源和科技人才,計劃5年內助力新區引入泛半導體、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相關企業20家以上。

企業各展所長,再通力合作,構成環環相扣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既需要足夠的“量”,也需要優良的“質”。達成這一目的,鏈主型企業尤為關鍵。

中游,設計企業豪威科技、封測企業長電集成等釋放“磁吸”效應,集聚集成電路及相關規上企業近百家。

鏈主型企業也倒逼“鏈上”相關企業攀登高峰。下游,應用環節的電子設備制造企業高歌猛進;上游,紹興濱海新區助推集成電路設備和材料國產化的雄心顯現。

紹興濱海新區擁有研究實力雄厚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以及在重大科研攻關中錘煉出的創新產業體系、創新團隊體系、創新人才體系等,攻堅克難有底子、有方法。

早先的浙江省寬禁帶半導體特色工藝產業創新中心、寬禁帶半導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紹興分中心,著力攻克化合物半導體相關外延材料、射頻器件、功率器件等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如今在建的中日韓高端裝備和材料產業園,將與國內清華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韓國漢陽大學等高校展開產學研合作;總投資20億元、占地近500畝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產業學院,將成為集成電路人才培養、信息技術研發和前沿科技轉化高地。

要實現科技“突圍”,資金至關重要。紹興濱海新區一方面拿出真金白銀,持續開展科技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另一方面拓寬投入渠道,引導企業、社會投入,為科技創新打造“蓄水池”。

2020年8月,紹興濱海新區發起設立了百億級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實體經濟,是讓企業拔節生長的關鍵一招;今年再度投資百億元,組建規模更大、范圍更廣的新動能產業母基金,則源于更深層的考量。

在鍛造新質生產力的目標下,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是大勢所趨。與時俱進,要源源不斷注入新能量。新動能產業母基金覆蓋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正是產業煥新的能量之源。

新一輪的迭代升級不是簡單粗暴的推倒重來,而是因地制宜做優特色產業。以現有產業為基底,脫胎于印染、化工行業的“紹芯谷”更具生命力。“紹芯谷”圍繞集成電路、LED、顯示、能源等中端核心產業,鏈接上游材料設備到下游智能終端領域,培育“泛半導體+”全產業鏈群,多元化的企業及產業生態,為集成電路聚人氣、揚名氣助一臂之力。

得益于此,“鏈上”企業之間腳步跟得緊、跟得穩,形成了強強聯合、相輔相成、蓬勃向上的可喜局面,真正實現產業“齒輪”精準咬合、高速運轉。隨著區域IDM模式成長、成熟,集成電路產業因此迎來“黃金期”。近三年,紹興濱海新區集成電路“萬畝千億”產業平臺規模呈現百億級增長,去年已突破650億元。

當下,集成電路產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遍地開花。“大家都在啃這塊硬骨頭,我們也忙于‘亮招牌’‘找底牌’。”紹興濱海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蹚出新路子,既要起而行之,更要敢闖敢為。對于接下來要走的路,紹興濱海新區并不迷茫,無論是迎來爆發期的碳化硅材料領域,亦或是正在加速建設的海峽兩岸(紹興)數字產業先進制造園,都將為集成電路產業扎實嵌入長三角產業分工和全球產業網絡再添新籌碼。

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

“錯位+搶位”打造長三角知名的先進封裝產業基地

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善、產業集中度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素有“接軌上海第一站”之稱的嘉善,依托這片“海”,駛向更寬廣的天地。“嘉善土地、資金、創新等要素協同性有所欠缺的客觀條件,決定了‘大而全’的產業模式難以走通。我們深刻認識到不同地區比較優勢不同,不能脫離實際談發展,因此經過反復研討,確立了單點突破的前進方向,認為既‘錯位發展’又‘搶位發展’,才能穩住節奏、化優勢為勝勢。”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李煒駿表示。

集成電路產業鏈覆蓋設計、制造、封測、設備材料等領域,鏈長且復雜,到底走哪條路,沒有固定模板,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出路。2019年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這一年,作為全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格科微電子(浙江)有限公司正式投運,CMOS圖像傳感器出貨量躍居全球第二。

格科微電子將研發中心留在上海,封裝和測試基地則放在嘉善經開區,這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鮮活樣本。“在格科微簽約之前,區內的集成電路產業基礎幾乎為零。”李煒駿介紹,“我們用了五年時間拿下這一項目,相當于拿到了行業‘入場券’。”

從“0”到“1”,意味著開端、突破、裂變。格科微從嘉善起飛,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領頭雁”。與之相配套的封裝測試設備研發、生產企業唐人制造、榮耀半導體等20余家企業相繼落地,集成電路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步入新階段,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呼喚新作為。“不能無序發展,也不能一哄而上,想一出是一出。”李煒駿說,2020年,嘉善經開區對現有產業情況全面摸排、精準分析,數據反映出封測企業占據集成電路產業的半壁江山,已經擁有了不俗的集群實力。

隨著后摩爾時代的到來,先進封裝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嘉善經開區當機立斷作出決策:集中力量攻堅集成電路封測領域,特別是先進封裝賽道,設備方面包括AOI檢測設備、鍵合機、倒樁機等;材料方面包括電子特氣、晶圓粘接材料、基板材料等;終端應用核心零部件方面包括射頻前端模組企業、新能源及氫能源車動力系統生產廠商等。

“我們組建了一隊懂產業、懂政策、懂企業、懂洽談的集成電路招商‘輕騎兵’,創新‘基金+股權+項目’等多種招商模式。”李煒駿指出,嘉善縣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集成電路專項產業基金;嘉善經開區與中芯聚源、同鑫資本等機構成立了總規模超3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為構建完善的封測產業鏈備足資金“糧草”。

2021年,由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參投的——浙江翠展微電子有限公司IGBT模塊封測線實現量產,此后3年公司“潛力股”變“績優股”,實現了20倍的營收增長。政企之間,還有一段恰到好處的緣分:翠展微電子IGBT模塊生產所需的上游配件,主要供貨商在上海和江蘇,嘉善正好處于中間點,可以為企業降低5%的運輸成本,雙方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這段合作佳話。

“我們希望有更多像翠展微這樣的企業,在嘉善生根發芽,夯實企業發展基底的同時,串珠成鏈,提升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李煒駿表示。

這背后,是從不滿足的進取之心。嘉善經開區投資的季豐電子,作為嘉善集成電路ICC公共服務平臺為集成電路企業提供產品技術分析、封裝測試、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服務;打造鑫達科創園、集成電路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小微園區,嘉辰、榮耀等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入駐;與杭州熱聯集團成立供應鏈公司,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供應鏈服務,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物流效率;引進嘉善復旦研究院,并與格科微、禾芯集成等10余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簽約,進一步深化院企產學研合作。

如今,嘉善經開區封測產業鏈日臻完備。上游已經集聚博納半導體、微針半導體、季豐精密等設備企業,以及漢方新材料、化訊半導體、卓益凱勝等先進封裝材料企業;中游集聚禾芯集成電路、嘉辰半導體、賽晶亞太等封測企業;下游集聚至樂半導體、新聲半導體等應用端企業。

一片繁榮之中,李煒駿也有一些隱憂。他說,集成電路“卡脖子”卡在材料,嘉善經開區正在加緊布局材料領域,然而受制于化工用地緊缺等問題,落地企業項目多以半導體工藝材料為主。“我們也在積極優化化工用地,嘗試多渠道解決集成電路材料企業用地少、租地難的痛點、堵點。”李煒駿說。

足未滿足,處于高處尋高處;步不停步,行已遠行還遠行。回望嘉善經開區一路走來的“逆襲”之路,一個“穩”字貫穿始終——面對轉型壓力,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在集成電路封測領域異軍突起、風聲水起;面對優質項目,靜下心、沉住氣,今年格科微封測制造中心二期等項目開工,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百億元……“下一代互聯網、量子信息等一批未來產業方興未艾,新的經濟增長點呼之欲出,我們將繼續秉持革新而行的決心,‘切換賽道’的耐心,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李煒駿表示,嘉善經開區將力爭集成電路產業到2026年產值突破百億元,產業發展達到浙江省內一流水平,成為長三角知名的先進封裝產業基地,實現新質生產力的跨越發展和提升。

海鹽經濟開發區:

觀大勢、謀全局,以“共振效應”激活產業引擎

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集成電路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探討這一現象的表層“因”與“果”,會發現它們同屬于電子信息產業。“我們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以跳出一域謀全局、謀全局中抓好一域的思維,在電子信息產業各領域深度融合上下功夫,以強烈的‘共振效應’打開集成電路發展的廣闊天地。”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管委會副主任姜偉說。

下好電子信息產業這盤大棋,要的是謀定而后動。海鹽經開區在戰略定位上,立足制造強國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方面的戰略機遇,認清產業發展形勢,明確自身所處位置;在產業發展上,厘清發展脈絡,產業鏈上游是集成電路及軟件服務提供商群體,中游以電子信息材料、電子元器件以及天線研發制造為主,下游是以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居等為代表的生產商。

姜偉認為,從大處著眼,能洞悉規律、辨明方向,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從小處入手,則能提升政策支持精準度、有效性,力求穩扎穩打、精益求精。

招商引資,千頭萬緒是常態。海鹽經開區組建專門的電子信息產業招商組,與綜合協調組、項目推進組協同分工,以“一條龍”式服務暢通項目入區渠道。尤其是“鏈長制”的施行,更加聚焦世界500強、國內100強、行業龍頭型企業,主攻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投入產出高的行業領頭羊等項目,從補鏈、延鏈的視角對現有產業鏈進行重塑。

在全區產業格局中,安費諾“家族”的到來具有特殊意義。美國500強企業安費諾集團先后投資安費諾嘉力訊電子元件、安費諾永億手機天線、安費諾三浦汽車電子生產項目,帶動上游企業上海樂威有限公司、重點配套企業蘇州磊屹光電科技等相繼落地,創造了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的能級倍增。

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想提升自身在價值鏈上的地位,就需要加強協同創新與深度融合。“不變革必死,瞎變革更不可取。”姜偉說,“我們深入實施浙江省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自上而下倒逼全區企業向‘高’而攀、向‘新’提質、向‘智’而行。”

可以看到,良信電器通過運用數字孿生技術,搭建工廠—車間—產線—設備四層數字孿生模型,“未來工廠”實現新產品開發周期縮短30%,運營成本下降21.28%;日久新材料建有1500多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其研發的新型防反射膜具有防眩光、防油污、防反射等作用,主要應用在車載屏幕、手機等電子產品上,將在該領域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

創新有思路,融合也有方法。海鹽經開區在核心區謀劃建設占地1400畝的5G通訊產業園,除安費諾相關企業項目之外,通過引進威萊克、日久光電、良信電器、意大利諾愛等,加速在5G基站建設、人工智能、物聯網、中國電信產業、高端手機制造商等領域全方位布局,2021年電子信息產業鏈獲評浙江省產業鏈“鏈長制”試點單位。

入選當年,海鹽經開區新增電子信息企業20家,新簽約引進電子信息項目6個,總投資達23億元。

從無中生有到多點開花,如今海鹽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已在全國“出圈”,并強勢融入全球產業鏈。集成電路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自然“水漲船高”。

姜偉比喻道,電子信息產業之于集成電路,就如同水之于魚,水活才有魚活,水大方能魚大。

近兩年慕名而來的集成電路“鏈上”企業不在少數。例如,計劃總投資10.5億元的華富電子集團年產8000萬條引線框架建設項目,將建成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材料生產基地之一;宏豐新材料高端引線框架建設項目投資方是中國電接觸功能復合材料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與通用電氣、德力西電氣、正泰電氣等國際、國內電器領軍企業合作緊密。

這無疑印證了海鹽經開區承接這一產業的人氣與實力。風物長宜放眼量,在集成電路領域站穩腳跟、彎道超車,并非一步登天的撐桿跳,而是循序漸進的多級跳。“上下求索,敢于開路,就能少些‘陣痛’。除了企業自身的內驅動力、產業鏈的生態支撐,我們還將在加快產業數字化改造、鼓勵發展軟件產業、提升智能化技術改造支持力度、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動數字經濟特色園區建設等方面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全力護航集成電路企業茁壯成長,激活高水平打造長三角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地的‘強引擎’。”姜偉表示。

安吉經濟開發區:

“三鏈融合”構建立體式產業矩陣

浙江多山,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說。安吉尤甚,連綿不絕的群山意味著要在產業發展與用地緊缺之間找好平衡點。“作為地方經濟發展主平臺,用好每一寸土地是責任,也是使命。”安吉縣縣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高安兵表示。

經濟發展,產業先行。集成電路產業,被譽為“現代工業糧食”,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這與安吉經開區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三年前,安吉經開區正式確立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導地位。

“多數人看來,我們進軍這一領域無異于‘小馬拉大車’。”高安兵指出,在集成電路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選擇這一賽道其實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論天時,集成電路產業正處于國產化生態加速構建期;論地利,位于長三角地理中心,承接集成電路發展集群地的溢出效應。

“我們對集成電路產業鏈進行多輪分析研判,最終遴選出材料、設備、制造、先進封測、終端應用服務五大關鍵環節。”高安兵說。

方向一定,可謀路徑。安吉經開區既注重扮靚產業平臺的“面子”,也同步優化產業服務的“里子”:整體規劃2300畝電子信息產業園,東區側重封測裝備產業,西區側重存儲領域,布局光電模組制造區、綜合配套保障區等,雙管齊下接軌長三角光電半導體項目;實施“招落一體化”機制,組建項目服務團隊、每周召開聯席會議,為項目解決立項、能評等推進問題50余個。

“軟硬兼施”打出招牌,吸引“名牌”。在集成電路高端材料環節,潔美科技持續深耕載帶、膜等耗材領域,力爭全球行業集中度達65%以上;史衛利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用導熱材料生產線項目,致力于打造光電材料領域龍頭標桿。在先進封測環節,銳杰微三代封裝Chiplet高端封測項目和IC封裝基板生產線項目落地,實現安吉縣封測行業零突破;馬丁科瑞測試服務生產線項目已投產,正加速成為先進封測核心裝備制造領域的國產替代領先企業。

集成電路的任何一個工藝節點都有高、中、低端產品,“高端”“先進”等字眼反映的正是安吉經開區的頂格戰法。高安兵引用了一句古語:“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作為后來者,安吉經開區雄心勃勃,不僅要后來居上,更立志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規模達500億級的高能級產業集群。

后來者如何趕超?這是轉入新發展賽道以來,安吉經開區時常思考的問題。高安兵稱,集成電路是目前全球競爭的焦點領域,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后手”變“先手”,出奇制勝。

在此過程中,人才處在漩渦中心。據中國半導體協會預測,中國集成電路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到2025年,這一人才缺口將擴大至30萬人。“人才荒”現象嚴峻,“搶人”大戰愈演愈烈。

非常之時謀非常之策,安吉經開區以“大人才觀”破發展桎梏,深入落實縣委縣政府“招引十萬青年大學生”的戰略目標,以新經濟、新產業、新青年“三新匯聚”塑造發展新優勢,綠水青山間,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入鄉首選地”、一個動能澎湃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正在成型。

招才引智力度之大、寬度之廣,還在于破疑解難。“有技術缺資金”是人才項目難以為繼的重要因素,為此,安吉經開區以“兩山”夢想基金、南太湖精英“補改投”等市縣政策為抓手,首創1億元人才項目“補改投”專項基金,并“大手筆”打造兩山高新產業園、智能制造加速器、安吉縣首個“南太湖精英計劃”產業園——精準醫療產業園等平臺載體,以政府的“有形之手”推動優質人才項目落地生根。

“我們聚焦在談、在建、投產三類人才項目,實行全流程閉環管理,并推出項目首席負責制,由年輕干部擔任人才項目推進‘分管領導’,專人結對人才項目、專人跟蹤項目進度,實現責任落實有力度、閉環管理無缺口、項目推進有速度。”高安兵表示。

由單一引人才衍生出的“人才飛地”“人才項目”等新方法、新模式,打破了安吉經開區選人用人的固化思維,變剛性引才為柔性引才,從追求人才數量轉向追求人才效能,最大限度聚八方英才而用之,成為攻克集成電路產業“卡脖子”技術堵點、痛點的內驅力。

“突破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才能擺脫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高安兵說,隨著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融合”走深走實,安吉經開區在培育與儲備集成電路生力軍,搶占集成電路前沿核心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加速集成電路關鍵環節的國產化進程中漸入佳境。日前,湖州市上半年“經濟創強類”鄉鎮(園區)排名公布,安吉經開區位列全市第一。

當前,人工智能行業迎來新一輪爆發,技術與應用層面市場競爭趨于激烈,正在改變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格局。“安吉經開區早早抓住集成電路產業鏈重構的機遇,謀劃建設元宇宙智能裝備研發中心、元宇宙沉浸式智能設備生產與集成基地等新興項目,搶先布局下一代產業應用生態,尚顯年輕的身姿將在風云又起時,以堅實的產業根基與前瞻性視野穩立潮頭、乘風破浪。”高安兵表示。

浙江省商務廳原開發區處處長陸軍:

上下“一盤棋”共建集成電路產業高地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建設,將“415X”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納入全省“十項重大工程”高位推進,在8個重點產業集群率先建立產業鏈“鏈長+鏈主”制,集成電路為其中之一。

浙江省商務廳積極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自2020年起,在全省開發區評選產業鏈“鏈長制”單位,以“九個一”工作機制引領帶動開發區主導產業發展。目前已有83家開發區96個產業鏈“鏈長制”示范、試點單位,開發區覆蓋率達86%,也評選出了一批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制”示范、試點單位。

“招大引強補鏈延鏈、突出重點細分領域……各開發區因地制宜,走出特色發展之路。”浙江省商務廳原開發區處處長陸軍指出,它們既共融發展,又和而不同。

隨著5G、AI、VR和AR等新興技術的加速涌現與廣泛應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應在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如海鹽經開區聚焦世界500強、國內100強、行業龍頭型企業,在核心區謀劃建設占地1400畝的5G通訊產業園,加速在5G基站建設、人工智能、物聯網、中國電信產業、高端手機制造商等領域全方位布局。

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需要聚焦細分賽道,塑造新優勢。如嘉善經開區憑借“接軌上海”的區位優勢,通過格科微電子“以商引商”,主攻集成電路封測領域,相繼招引落地20余家配套企業,同時加緊布局材料領域,應對集成電路“卡脖子”問題;安吉經開區則聚焦材料、設備、制造、先進封測、終端應用服務等集成電路產業鏈五大關鍵環節握拳發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人才支撐。如紹興濱海新區(袍江經開區)擁有研究實力雄厚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建立了重大科研攻關中的創新產業體系、創新團隊體系、創新人才體系。

“有省委省政府的頂層設計,各級地方政府的擔當作為,多家開發區的精準發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浙江集成電路產業必將在國內占據一席之地。”陸軍表示。


編輯:袁海霞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