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上午,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批碳纖維重載鐵路貨車,在黑龍江齊齊哈爾正式下線。這次下線的鐵路貨車共有6輛,首次使用以碳纖維為主的新材料構成。貨車自重僅18噸,載重達到82噸,容積94.3立方米,為國內同軸重鐵路貨車最高水平,車輛整體技術世界領先。據了解,首批碳纖維重載鐵路貨車將投入煤炭重載運輸上。
碳纖維:高強度防腐蝕質量輕
碳纖維重載鐵路貨車相比于我國以往的重載鐵路貨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又有哪些優勢?
總臺央視記者古峻嶺:碳纖維有著一些非常優異的性能,比如說它的強度是鋼鐵的3—5倍,它的重量卻只有鋼鐵的1/5,同時它還有非常優異的抗腐蝕能力。
據工作人員介紹,鋼鐵材質的鐵路貨車在使用壽命周期內是需要定期維護的,而碳纖維鐵路貨車,在25年的使用壽命期內,可以實現免維護。
總臺央視記者古峻嶺:碳纖維重量特別輕,它標注是自重18噸,而同樣規格的鋼材至少是要24噸,這一節車廂就輕了6噸,也就意味著可以多裝6噸的貨。
在貨車的“肚子”里,可以看到內部空間還是非常大的,這個貨車是一個下開門的設計。傳統的貨車在卸煤的時候需要車完全靜止下來,通過翻車機將整個車廂翻轉180度,把煤倒出來。這種下開門的設計可以讓車一邊行進一邊卸貨,它的效率相對于傳統的卸煤方式提升了三倍,只需要20秒鐘就可以將整車貨物卸光。
采用自發電裝置提供穩定電源
傳統的鐵路貨車的車廂是沒有電源的,那么這輛車它也是首次采用了自發電裝置,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通過輪子的轉動來發電,從而給車上的傳感器、監測裝置等智能設備提供穩定的電源。
整個車裝有17個傳感器和監測裝置,在運行的過程中,各種行駛的參數,比如說軸承的溫度、剎車的性能,都會實時傳送到后方的調度室里,一目了然。
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高級工程師王蒙:我們通過這些車載監測設備的應用,能夠實現對車輛技術狀態的實時感知,也就推動了我們車輛檢修模式,由以往的基于時間的計劃檢修模式向現在的基于健康狀態的智能運維邁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