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旨在提升移動物聯網行業供給水平、創新賦能能力和產業整體價值,加快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
當前為什么要推動移動物聯網實現這一發展轉變?有哪些方向與抓手?經濟之聲《財經態度》采訪了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核心在于提升智能化水平。相較于設備間的簡單連接,“萬物智聯”強調設備與系統、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智能交互與協作。例如,攝像頭除了傳輸數據,還能精準識別突發狀況并發出預警。同時,這一轉變還能帶來更加豐富的移動物聯網應用場景,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新型工業化進程。而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與應用深化,包括網絡技術升級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的融合應用,不斷優化并完善智能物聯網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
《通知》提出了到2027年的發展目標,包括培育一批億級連接的應用領域,打造一批千萬級連接的應用領域。盤和林分析,億級連接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智慧城市與智能制造,這些場景設備連接數量龐大,對網絡容量與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物聯網技術能夠實現城市和工業生產流程的智能化管理。而千萬級連接的應用領域,諸如智能家居和智慧醫療,盡管設備數量相對較少,但對智能化和互聯性要求也較高,借助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設備的遠程控制以及數據的實時監控。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連接規模和應用場景,前者強調大規模網絡覆蓋與智能管理,而后者則側重于單個設備或場景的智能化與互聯。
《通知》還提出,基礎電信企業要深化與汽車、醫療、家電等企業合作,推廣移動物聯網在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健康、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盤和林分析,在移動物聯網技術加持下,智能網聯汽車能夠實現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及云端的實時數據交互共享,從而極大地促進駕駛安全、乘客體驗與交通效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