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華昊·中國非織包裝流行趨勢2025/2026發布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次趨勢主題為“尚有可循”,預示“以循環造就時尚,讓非織包裝的專屬時尚有跡可循”。趨勢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布,華昊無紡布有限公司冠名,東華大學和中產協趨勢研究工作組共同研究。
探未來,讓產業時尚有跡可循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致辭指出,以紡織服裝為代表的中國時尚文化產業正成為一種重要的產業形態,以科技之新、風格之新、責任之新,持續創造著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非織包裝流行趨勢推動了非織包裝產業科技與創新、文化與時尚的雙向奔赴。對于未來行業發展,李陵申建議:科技驅動“高性能包裝”;綠色引領“可持續包裝”;品牌賦能“輕時尚包裝”。
華昊無紡布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友華表示,中國非織包裝流行趨勢不僅僅是企業產品研發的重要導向,也是行業文化輸出的重要窗口;不僅承載行業制造的硬實力,也蘊含創意設計的軟實力。華昊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聚焦非織包裝核心業務,通過產品創新、文化塑造、組織變革、供應鏈優化、國際資源整合、商業模式創新和服務升級等一系列革新與升級重塑核心競爭力。
拓邊界,預見非織包裝的煥然新生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顧雯進行了中國非織造包裝流行趨勢解讀。她表示,趨勢不僅預示著非織包裝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市場發展,更體現了對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刻理解。通過色彩、造型與圖案的創新,非織包裝正逐漸成為連接消費者情感、傳遞品牌價值的重要媒介,探索非織造材料包裝制品的無限可能。
聚合力,探索非織包裝的無限可能
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溫宗國圍繞“基于終止塑料污染的包裝可持續轉型路徑”主題,分享了塑料包裝污染治理政策趨勢、塑料包裝重點管理領域執行觀察、塑料包裝可持續轉型路徑與展望。他建議到,應重點推進塑料包裝綠色包裝設計與開發、結合精細化分選實現全品類塑料回收與梯級利用、加大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應用掌握包裝廢棄物時空分布等。
東華大學教授靳向煜以“生物可降解非織造技術及綠色包裝材料研究進展”為題,介紹了現行有關可降解材料的降解要求及相關標準,并闡述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包括以天然纖維、再生纖維、合成纖維為原料的,非織造包裝材料的成型工藝技術,及其在包裝領域的應用特征性能和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并展望了包裝用可降解非織造材料的未來發展趨勢。
華昊無紡布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林瑩瑩分享了華昊非織綠色包裝創新案例及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她介紹了后疫情時代華昊在非織造布領域的產業規劃,解讀了非織包裝產品的發展特點、典型案例、發展難點,并分享了“滿足重復使用和可回收要求的優質非織包裝產品、基于GRS標準的消費后再生非織包裝產品、環境友好的PLA全生物降解非織包裝產品”等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華昊·中國非織包裝流行趨勢2025/2026優選產品
華昊無紡布有限公司
“尚有可循”系列購物袋
賽得利集團
萊賽爾纖絲手提袋
廣東必得福醫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環保再生料禮品袋
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藍帆醫療聯名包裝袋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
山野拾趣系列非織造布包裝袋
易生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
聚乳酸手提袋
上海執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空調被非織造布包裝袋
溫州雨澤科技有限公司
“牛皮紙”非織造布保溫袋
天津齊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茶葉過濾包裝
浙江天臺捷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掛耳咖啡過濾包裝
上海沨圍無紡布有限公司
綠色校園環保袋
(馬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