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促進平臺經濟創新發展,健全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制度。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
9月24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人工智能產業分會、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工業互聯網分會、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簡稱中電互聯)聯合主辦的2024世界計算大會·“智賦萬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在長沙舉行。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謝建輝,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桂衛華,中國電子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周進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江明濤,湖南省數據局局長彭濤,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歐陽曉風,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帥軍,長沙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德志,中國電子科技委副主任、中電互聯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立鋒,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程偉,南京郵電大學原副校長、教授朱洪波,中國信息產業商會秘書長張安安,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田野,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陳雪鴻出席論壇。中電互聯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鄧子畏主持論壇。
周進軍對本次論壇表示祝賀,并對湖南省、長沙市、湘江新區一直以來對中國電子及所屬在湘企業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今年以來,中國電子深入推進價值體系重塑、產業體系重構、管理體系重建,筑牢自主安全的數字技術底座,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積極貢獻網信力量。
作為中國電子在湘布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中電互聯成立六年來,著力突破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領域前沿性緊迫性的技術,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成果,特別是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智改數轉典型方案,以實際行動助力在湘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面對新機遇,中國電子將堅持把湖南作為戰略要地,助力湖南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江明濤對中電互聯取得的重要發展成果給予肯定,并表示,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推動產業數字化向縱深拓展的重要力量。工信部持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遴選優質轉型服務商,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不斷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成效。
“下一步,信息技術發展司將加強政策引導,推動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發布實施;推動場景圖譜構建,培育一批解決中小企業轉型難點痛點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促進協同轉型,持續推廣大型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用平臺的模式;豐富服務供給,強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資源供需對接,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希望各方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廣泛參與、資源共享、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圈,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匯聚澎湃動力。”江明濤表示。
歐陽曉風表示,中電互聯作為省“智賦萬企”行動重要支撐服務商,深耕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領域,打造了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了湖南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積極服務湖南省中小企業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在“智賦萬企”行動中,走訪調研企業200多家,輸出診斷報告100余篇,支撐各市州“智賦萬企”活動20余場,有力推動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中,中電互聯作為長沙市試點建設支撐機構,為煙花、鞭炮、先進計算等細分行業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推出數字化底座新產品,啟動創新實驗室,深化生態合作,探索服務新路徑新模式,是湖南省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的一件大喜事,必將進一步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希望中電互聯繼續緊貼中小企業轉型需求,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為湖南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的支持。
帥軍表示,湘江新區大力推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致力于圍繞企業的應用場景,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引導企業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中電互聯成立六年來,扎根新區、輻射全國,形成了以雙跨平臺為核心樞紐,以解決方案為應用抓手,以產業鏈賦能與服務為有力支撐的生態體系,打造了可供借鑒的典型經驗和模式。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中電互聯堅持“走在前、作示范”,打造的典型案例成功入選工信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其成效顯著、示范效應明顯,值得復制推廣。下一步,新區將充分發揮國家級雙跨平臺的引領示范作用,依托中電互聯等數字化轉型服務重點企業,支持引導新區傳統制造業企業,幫助中小企業克服數字化轉型面臨的缺資金、缺人才、缺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實現業務流程管理方式等全方位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推動新區中小企業不斷提升能級。
朱立鋒表示,中電互聯作為中國電子和長沙市政府央地共建的重要平臺公司,經過六年的不懈奮斗,打造湖南首個國家級雙跨平臺,建成重大科研項目123項,發布重要科技創新成果68項,獲得授權知識產權1187項,榮獲中國電子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要榮譽150余項;建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家,連續兩年入選國資委“科改企業”,連續入選工業互聯網百強企業并位居前列,并打造了一系列智改數轉標桿項目。未來,中電互聯將以新發布的“靈雨”底座為重要依托,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不斷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加先進、高效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持續完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確保中小企業能夠得到及時、專業的數字化轉型支持;持續構建開放合作的數字化轉型生態體系,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入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構建安全可信網絡新生態筑牢數字化轉型安全底座》為題作主旨演講。他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可能引發隱私信息泄露、侵權、可信與倫理、被用于惡意目的或攻擊等安全風險問題,要構建“攻擊者進不去、非授權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竊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統和信息改不了、系統工作癱不成、攻擊行為賴不掉”的數字經濟主動免疫保障體系,打造安全可信產業生態,發展新質生產力。
會上,中電互聯正式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底座——“靈雨”。“靈雨”出自于《詩經》中的《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寓意及時雨。“靈雨”是中電互聯依托全棧自主計算產業鏈,采用新一代技術架構,構建標識解析平臺、物聯應用使能平臺、數據治理平臺、應用支撐平臺等,覆蓋數據從采集、處理、分析、流通與交易到應用的全周期管理,打造形成的全域感知、智聯互通、數據驅動、AI賦能于一體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底座,致力于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做中小企業與園區數字化轉型的“及時雨”。
“靈雨”依托基于信創計算體系的信息化基礎資源,提供公共服務組件、微服務管理、基礎計算等運行支撐服務,底座集成了標識解析公共服務平臺四大平臺核心組件,全面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標識解析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了靈活的標識采集方式,統一標識編碼體系,實現了數據上云標準化,優化了數據流通管理流程;融合邊緣計算的物聯平臺,提供智能視覺網關,內嵌多模態AI算法,除支持種類設備數據采集外,還可支撐生產現場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等業務場景監測;應用支撐平臺融合低代碼開發、BI、GIS等關鍵技術,構建高效智能的應用生態;數據治理平臺歸集了應用數據,融通與挖掘數據價值,構建數據產品,促進流通交易,實現數據資產化與價值釋放。
中電互聯分別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數字湖南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湖南大數據交易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將圍繞產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數據拳頭產品、數據應用場景、數據要素流通、標識貫通等領域展開合作,攜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舉行了湖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啟動儀式。促進中心由湖南省工信廳指導,中電互聯牽頭聯合湖南移動組建,將重點面向中小企業,構建“一平臺+三中心+一專家委員會”的運營管理體系,即數字化轉型智庫平臺、資源協同共享中心、行業知識中心、生態合作共享中心、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為湖南省制造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方案、輸出數字化轉型經驗,致力于成為湖南省工業數據要素市場化的行業先行者、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的重要策源地、數字化轉型技術來源的生態集聚地。
湖南省應急安全技術中心主任張文俊,中電互聯副總經理夏剛共同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聯合實驗室”揭牌。“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聯合實驗室”是在湖南省應急管理廳指導下,由中電互聯聯合湖南省安全技術中心組建。實驗室將主要開展基于事故隱患預判標準的風險辯識與管控大數據模型研究,“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數據分析決策與應急處置系統研究和可燃氣體監測的城市生命線系統研發,以推動湖南省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加速融合。
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吳純為“長沙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研究應用中心”授牌,中電互聯副總經理張晗受牌。長沙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研究應用中心是在長沙市工信局指導下,由中電互聯具體建設,將圍繞標識解析技術研究、應用開發、標準制定與推廣、應用生態構建、服務支撐等方面開展工作,以進一步提升長沙市工業互聯網應用水平。
南京郵電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導朱洪波以《智能物聯網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為題作主題演講。他表示,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發展數字化企業是構建中國數字經濟底層的最關鍵步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從領導力轉型、組織結構轉型、運營管理轉型、技術能力轉型等四個方面同時發力。企業要成為數字企業,需要實現全要素、全流程和全鏈條的數字化。
田野以《工業數據要素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題作主題演講。他表示,數據是推動個體企業數字化轉型質量與效率提升的核心動力,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信息共享與資源整合的重要紐帶,是支撐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引擎。未來,要進一步探索工業數據價值化路徑,建設工業數據資產登記平臺,建設工業數據流通基礎設施,釋放工業數據價值,以數據要素價值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會議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域,集中分享了煙花鞭炮行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案例、MES系統管理下的智能無人車間、標識解析賦能工程機械產業鏈協同、眾陶聯產業數字化實踐、基于AI工業模型的電子制造智能檢測系統典型案例、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字孿生應用服務、智慧供暖“超級大腦”、云化工程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等8項典型成果。
請輸入驗證碼